2017-03-13
收藏
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在对角的分类及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究三角形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知识迁移、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为主。
1.唤醒旧知,实现知识迁移。
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同化、顺应中实现认知结构平衡的过程,所以,在新课伊始,我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角的知识及角的分类,然后话锋一转引入三角形的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被唤醒,为下面按角给三角形分类做好了知识迁移准备。
2.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三角形的分类。
学生动手操作,把三角形按角分类: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分别给三角形起名字,再用集合的形式加以总结归纳,然后让学生把三角形按边分类。通过测量边的长度,把三角形分为两类: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教学后完成部分概念题,让学生对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样的设计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使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练习题设计循序渐进,能力得以提升。
在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方面,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巩固练习题,让学生始终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巩固知识、拓展思维,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力求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三角形学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请说出下面各角分别是什么角。
2.提问:我们是怎样给角分类的?
3.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由3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角和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探究三角形的分类作铺垫。
⊙探究新知
1.给三角形分类。
(1)课件出示用三角形拼成的帆船图案。
(2)提问:这幅图案从整体上看像什么?(帆船)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图案是由三角形拼成的)谁愿意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这些三角形都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再仔细看一看,各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一样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是因为角的大小、边的长短各异造成的)
(3)提问:我想把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标准来分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
(4)出示分析表。
①
1 | 2 | 3 | |
第1个角的度数 | |||
第2个角的度数 | |||
第3个角的度数 |
②
1 | 2 | 3 | |
第一条边的长度 | |||
第二条边的长度 | |||
第三条边的长度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教学简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年、月、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认识年、月、日 第二课时:认识年、月、日(二)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基本看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课堂精彩岂非真实细致、别开生面的呢——"年、月、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读、试、想、做,搞好课堂教学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可能性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认识年、月、日第三课时:补充练习:计算经过的天数
教师的主导性如何发挥
浅谈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
三年级数学《四舍法调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备课资料(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案例评析
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
研究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
略论自主互助学习下初中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认识年、月、日第五课时:补充练习:年、月、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美丽的花边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年、月、日 第1课时 认识年、月、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2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认识年、月、日第四课时:生日快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课时:课堂评价思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 教案1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