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
小学阶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对数系加以扩展,为中学学习有理数打下基础。由于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也经常有机会接触小数,学习一些小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小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同时对数的认识范围加以扩展。二是会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遇到有关小数的问题,所以有必要系统学习小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本单元内容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备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课时)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2课时)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
小数与单位换算(1课时) 名数的改写
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小数的近似数;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2.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读写小数。 3.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4.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5.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6.理解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对同一数量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改写、换算。 7.能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对一个小数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能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 1.经历小数产生的过程,体验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通过迁移、类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 2.利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小数和十进制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在直尺上找出0.1米、0.01米、0.001米的过程,理解十进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积累探究性经验。 | 1.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刻苦钻研、探究新知识的良好品质。 2.经历小数意义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 |
备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能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
1.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区别。
小学一年级数学6、5、4、3、2加几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几和第几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找规律》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左、右”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1~5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钟表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6、7的分与合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6~9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的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几和第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位置 (上下、前后)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位置”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三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和是8的加法、8减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