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收藏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的。鉴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学情实际,为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色:
1.游戏激趣,寓教于乐。
设计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保障。上课伊始,通过游戏互动,在游戏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借助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走进新知的探究环节。
2.借助经验,丰富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中指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利用温度计和存折明细感知日常生活中许多量的意义是相反的,明确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并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温度计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游戏互动,感知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初步感知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说反话”的游戏,看谁说得又快又准。(课件出示前半句)
(1)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
(2)电梯上升6层——(电梯下降6层);
(3)从银行支出2000元——(向银行存入2000元);
(4)阳光超市本月盈利2500元——(阳光超市本月亏损2500元);
……
2.进一步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设计意图:通过“说反话”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初步感受把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学生学习新知扫除障碍,做好铺垫。
⊙自主探索,初识负数
1.尝试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怎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上面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一写。
(2)交流、展示。
(只写数据的大小;借助文字表达;用正、负数的方式表示……)
2.初步认识正、负数。
师:刚才,有的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电梯上升6层,写上“-”表示电梯下降6层,这种表示方法最简洁,同时也和数学知识领域中的知识完全一致,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3.认识正、负号。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是负号,读作“负”;“+”是正号,读作“正”。
4.介绍负数的产生。
你知道负数是怎样产生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负数。(介绍教材4页“你知道吗”,板书课题: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排队回家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速算
一年级奥数巧找规律练习:填什么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最重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算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景山公园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邮票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找规律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圆圈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多几只鸽子?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爬到树顶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捉迷藏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找规律3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长方形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简单推理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长跑比赛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少年宫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圆木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妹妹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小树苗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锐角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蛋糕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小吉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真话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植树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三角形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硬币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怎么摆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按规律填数字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苹果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