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收藏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差,用符号语言表示为an+1-an=d。
等差数列的性质:
(1)若公差d>0,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d<0,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d=0,则为常数列;
(2)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
(3)m,n∈N*,则am=an+(m-n)d;
(4)若s,t,p,q∈N*,且s+t=p+q,则as+at=ap+aq,其中as,at,ap,aq是数列中的项,特别地,当s+t=2p时,高一,有as+at=2ap;
(5)若数列{an},{bn}均是等差数列,则数列{man+kbn}仍为等差数列,其中m,k均为常数。
(6)从第二项开始起,每一项是与它相邻两项的等差中项,也是与它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即
对等差数列定义的理解:
①如果一个数列不是从第2项起,而是从第3项或某一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那么此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但可以说从第2项或某项开始是等差数列.
②求公差d时,因为d是这个数列的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故有 还有
③公差d∈R,当d=0时,数列为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当d>0时,数列为递增数列;当d<0时,数列为递减数列;
④ 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依据;
⑤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只需证明an+1-an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即可。
等差数列求解与证明的基本方法:
(1)学会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解题;
(2)抓住首项与公差是解决等差数列问题的关键;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涉及五个量:a1,d,n,an,Sn,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列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俗称“知三求二’).
新人教B版(选修2-2)2.2.1《综合法与分析法》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1-1)3.1.2《瞬时速度与导数》ppt课件
淄博七中(选修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复习)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3.2.2《复数的乘法》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4)2.1《曲线的参数方程》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1-1)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A版(选修4-5)《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ppt课件
松岗高中(选修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5)《基本不等式》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3)1.2.1《排列》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B版(选修2-3)1.1《基本计数原理》(两个基本原理)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5)《排序不等式》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B版(选修1-1)3.3.3《导数的实际应用》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1)徐闻第一中学《平行射影》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1-1)2.1.2《椭圆的几何性质》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1.3.3《导数的实际应用》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5)《排序不等式》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4)2.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直线参数方程)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1)《绝对值不等式》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3.2.3《复数的除法》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3)1.2.1《排列》ppt课件之二
新人教B版(选修1-1)3.3.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B版(选修1-1)3.3.1《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1.4.2《微积分基本定理》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1.2.2《导数公式表及数学软件的应用》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5)《反证法与放缩法》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3.2.1《复数的加法和减法》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3)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ppt课件之二
新人教B版(选修2-2)1.1.3《导数的几何意义》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ppt课件之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