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3
收藏
数学归根结底考两个方面,第一,考数学本质,第二,考考生基本的思维能力和素养。
第一,基础能力的提升
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其实没有太多特殊方法,我们只是由于平时对某一类题目特别熟悉,对新题不清楚,所以就做不好。基础能力包括基本的计算能力。
第二,图形处理能力。包括两点,第一点,通过数字变成图形,第二点,通过图形读出数字的规律。
第三,归纳猜想能力。
这是在很多难题当中得到体现,叫做归纳猜想题,归纳猜想并不指的我们前面讲过的数学归纳法问题,归纳和猜想意思是我们通过一些题目信息去提炼出最关键的问题,让我们知道那个是题眼,了解到这个题目本质之后,去代入一些特殊的、极限的值,所以这几样能力是需要我们锻炼的。
第四,知识的联系能力。
我特别提到一个词叫做联系。很多时候同学复习,我们复习的知识是割裂的,我们是一个模块一个模块走的,如果这样走的话,大家知识会非常扎实,但是会让我们陷入固定的思维方式,觉得这样的题就是这样考的,考试考的什么?考的知识点的联系,综合方式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是以后我们需要专门讲的话题,考试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结合起来,大家平时的时候只需要注意一个点就可以了,凡是复习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把函数能不能结合起来,比如说复习到后面的解析几何的时候,能不能把后面的解析几何起来,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恭喜你们。
第五,注意题目变形。
我们之前复习主要复习什么?我们复习的都是已经学过的东西,我们做过的卷子都是已经考过的试,其实我们发现,这样的卷子做完,即使做得特别好,并不能代表你做得特别好,原因是要考新的题目和老题目不一样。我们会在课堂上讲讲变形成什么样,这个题目本来是考图象不给图象,这个题目本来考公式不给公式我们应该怎么做。
回到最开始讲的,其实所有这些能力也罢,包括变形,其实来自一个东西,高考数学考什么,第一,考数学本质,第二,考大家基本的思维能力和素养,如果这些东西搞清楚的话,我们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挥。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复习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3 .1 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7.3《实践与探索》(第1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3 等腰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1生活中的轴对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7.3《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可能还是确定》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方程的简单变形)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增强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四课时工程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10.2.2节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三课时行程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二课时增长率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2平均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2警惕平均数的误用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一课时面积、周长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1.1从部分看全体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确定与不确定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三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1统计的意义2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成功与失败)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3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三课时)转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