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3
收藏
紧抓书本适当拔高 紧抓书本拿下“死”知识
一模后,学生们将如何进行复习?高考专家指出: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在复习、应考二模的时候,要紧抓书本不放,因为考试的80%的内容源自课本或是稍加变通。比如文科,如语文学科的古诗文默写,就不能够失分,因为,这是“固定不变”的“死”知识,只要多用工夫就能得分;对英语中应该掌握的基本单词、句式,当然也要做到耳熟能详。对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要把原理性的知识牢固掌握。在此基础上,再适当阅读课外读本,做些拔高的题目。
对平时成绩处于中上的资优学生来说,在课本知识洞悉的基础上,可以模仿高考试卷,自制试卷,以试卷命制来代替复习,或是与水平相当的同学交换各自命制的试卷;还可以通过“聊天”的形式,几个同学在一起,在“漫不经心”的闲聊中,梳理知识点,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发现。
重视排名提高识记能力
高考教研主任指出:2013年考前复习要稳抓“找”、“查”、“调”三大关键词。
老师介绍,“一模”成绩出来后,有的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看自己的分数“上线”没有,以此作为自我定位的标准。实际上,名次比分数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分数会随考题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变化。但如果考生正常发挥,他在班级、年级里排名就不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一般名次波动3-5位都属平常。而对拔尖的学生来讲,稳定性的要求又高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这个方法找出自己的定位。
同时,查找出“一模”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问题属于知识点缺漏或能力不足。比如语文的文言文、诗歌鉴赏题目是全市考生普遍反映较难的。目前时间紧迫,只能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改进,学生可以多读诗歌进行适应。在最后50天里,要明显提高写作水平、阅读能力几乎不可能。但识记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所以要夯实基础,像拼音、字形和需要背诵的内容等。此外,学生和家长还应该调整心态,不要过度紧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4.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 第1课时》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 第3课时》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第1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7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2 左、右》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第2课时》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数数、读数》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4.练习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比多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第4课时》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4.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 第2课时》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写法》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第2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第2课时》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5.加减混合》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3.5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4课时》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7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数一数》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1~5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2.8、7、6加几 第1课时》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 数 一 数》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