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收藏
开学第一周,各方面教学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开学后的各种检查后,王校长开学第一讲成为了我校课例研究及教学工作的中先行标志。周五下午第一节课,王校长在合班教室的公开课,为我们学校课例研究开启新学期的第一步。
王校长本节课例研究的课题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及其他学科的老师都积极参与了观课。课前几分钟,合班教室的观课室已经挤满了前来观课的老师。
在开始上课前,王校长先和同学简单聊了几句,了解班里的学情,同时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开始上课后,王校长先编写了几道口算题:
12×5= 16×5=15×6= 54÷18= ……
让学生口算,并针对易混的16×5=和15×6= 作以强调,提醒学生注意看清题目。其实,针对于这些简单的口算题学生都会,只是往往因为粗心或者看错数而出错,而在此处王校长并没有忽略这个细节而是做了对比,让学生更加注意易错易混点。接着,王校长又对这些题进行了改编在口算题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数和一个运算符号及小括号,问同学们这些题如何计算。通过提问,学生回答,进一步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评讲的过程中对这些题的运算顺序着重强调,让学生反复地说,这样学生才能熟练地掌握,最后王校长做了总结,并由此引入“[]”中括号。在之前改编的题上面,王校长又对题目进行改编,在题目中增加一步运算和中括号,然后引导学生对中括号的运算进行研究。在这个环节中,王校长对学生进行了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探究出含中括号的式子的运算顺序。接下来又出示两道题进行练习,找学生进行演板,然后进行评价并强调计算顺序。接着练习改写综合算式,给出相连的式子,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这类题对学生稍有难度,王校长让学生先尝试列出式子,针对于难点适当引导,然后让学生再次尝试列式。不知不觉一节课接近尾声,王校长又引领学生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
回顾整节课虽说没有特别优美的课堂环节,但是整个课堂结构十分合理、严谨,整节课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本节朴实无华地向孩子们传授了知识,王校长的适时点拨也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本节课在习题上设计也十分巧妙,虽说只是那几道简单的习题,但后面的习题都是在最初的口算题上步步延伸的,最后一组练习题,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也是对基础较好的同学的一种拔高,习题在设计上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既顾及到大多数学生也估计到程度较好的学生。
观摩王校长的课后受益匪浅,明白了—一节好课,不在于它的设计有多华丽,而是正真的让学生去感受知识的产生、正真地掌握住知识、能很好地运用知识,要上的实实在在。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考知识点之位置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评选吉祥物》教案
小升初数学下册模拟试卷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租船(解决问题)》教案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5单元测试题(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括号》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案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基础知识复习之读数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
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长方体
2016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中考数学冲刺题及答案2016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9加几》教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之数的互化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方程的应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剪一剪》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2016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6小升初数学培优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2016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教案
2016年高二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最喜欢的水果》教案
2016小升初数学检测练习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