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收藏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的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形体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
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训练。如,在认识圆柱和圆锥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材料,以便在课堂中交流。认识圆柱、圆锥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创设和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物品,让大家欣赏或使用,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究。为此,在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想象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如圆锥体积的教学,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如何知道像铅锤这样的物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探索,并给出提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在教学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注意提供给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探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如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应让学生在经历试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以改变只按教材说明进行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0课时:
1.圆柱 6课时
2.圆锥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知识结构】
1.圆柱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25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50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48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38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24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42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39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21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29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43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49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19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22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35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47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41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37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42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39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26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44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23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30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37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45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33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复习课件50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2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同步课件26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2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