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收藏
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冲刺阶段针对性和实效性?现提出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以纲为纲,明晰考试要求
所谓“纲”,主要指《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教学大纲》则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我们可以结合上一年的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考试说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
二、以本为本,把握通性通法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例如,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根方式、韦达定理、两点间距离公式等可以编制出很多精彩的试题。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
三、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做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高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上百套。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
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四、以考学考,提高应试技能
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每次考完后,学生自己都应认真总结,教师也要尽可能讲评到位。教师讲评最好能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④学生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
听课有感 评《平移》一课
2016年初二数学下学期暑假作业
小学数学希望杯讲课与听课总结
小学数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问题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论文 让数学阅读走进我们的生活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
教研小论文 谈数学老师的自我修养
赛课归来话收获 ——小学数学“第十四届希望杯及第五届金硕杯”听课有感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听课心得 《整理与复习》观后感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数学教研组主题研修集体备课活动随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解析
五个小升初数学易错知识点合集 一定要看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总结
华师大版初二数学《乘法公式》教学计划模板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测量旗杆的高度教学计划进度表
三年级数学五班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长作业《我会“学”也会“做”》活动总结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
“算”你最厉害——经开区能庄下小学数学团体赛活动总结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解析
一堂 简易方程同课异构课带来的深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学生为什么不会圈一圈?
关于如何纠正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反思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审美能力提升策略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