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收藏
数学成绩90分,只相当于百分制的及格,从历年高考看,无论文科还是理科这个成绩都很困难。但是,把数学成绩从90分提高到135分并不是很难,那为什么很多考生直到高考结束还不能有所突破,究其原因可归纳为:内在自信缺乏,外来方法欠佳。
“自信”和“方法”相辅相成。没有“自信”,好方法将打折扣;没有“方法”,很难建立自信。实际教学中方法更重要,方法是得高分的保障。好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适用范围广、见效明显的方法,正是这种方法使多个学生成绩从90分以下提升到135分以上,希望能使更多的考生明显提高数学成绩。
学习方法
一、预习是聪明的选择
最好老师指定预习内容,每天不超过十分钟,预习的目的就是强制记忆基本概念。
二、基本概念是根本
基本概念要一个字一个字理解并记忆,要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只有思维钻进去才能了解内涵,思维要发散才能了解外延。只有概念过关,作题才能又快又准。
三、作业可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不要为节约时间省步骤,作业不要自检,全面暴露存在的问题是好事。
四、难题要独立完成
想得高分一定要过难题关,难题的关键是学会三种语言的熟练转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复习方法
一、加倍递减训练法
通过训练,从心理上、精力上、准确度上逐渐调整到考试的最佳状态,该训练一定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否则达不到效果。
二、考前不要做新题
考前找到你近期做过的试卷,把错的题重做一遍,这才是有的放矢的复习方法。
考试方法
一、良好心态
考生要自信,要有客观的考试目标。追求正常发挥,而不要期望自己超长表现,这样心态会放的很平和。沉着冷静的同时也要适度紧张,要使大脑处于最佳活跃状态。
二、考试从审题开始
审题要避免“猜”、“漏”两种不良习惯,为此审题要从字到词再到句。
三、学会使用演算纸
要把演算纸看成是试卷的一部分,要工整有序,为了方便检查要写上题号。
四、正确对待难题
难题是用来拉开分数的,不管你水平高低,都应该学会绕开难题最后做,不要被难题搞乱思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无论什么考试,你都能排前几名。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考前复习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6
《计算风格学》初中数学课外知识
2015—2016年新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最新《分式的运算》期中复习要点:初二上册数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2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2015—2016学年)
经典数学百科知识:《目录学概论》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说课
初中生数学百科知识之中井浩
15年初二数学秋季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七课时 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 教案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数学课外小百科:哈里斯,Z.S.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1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八课时:练习二(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案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7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三课时:乘加、乘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五课时:练习二(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1-4的乘法口诀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4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2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