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任务是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为了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如下特点:
1.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的开始跨越学科,由学生熟悉的诗句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亲身实践,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亲身实践,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运用教师搭、学生画,教师画、学生猜,连一连、画一画等不同方式掌握并巩固新知,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小正方体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平时经常听到同学们背诵古诗,那么你们会背苏轼的《题西林壁》吗?
(学生背诵)
师:你们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低声讨论)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一下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看看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学习环境。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搭立体图形,学生画平面图形。
(1)拿出一个小正方体,让同学们观察,并将看到的图形的正面画一画。
(学生画一个正方形)
(2)拿出两个小正方体,上下摆放,学生自由观察,并将看到的图形的正面画一画。
(3)教师按照教材53页上面例题中图3摆出3个小正方形。
师:从正面看这个立体图形,你能看到几个正方形的面?画出来是什么形状?
(学生画好后交流,说出自己的困惑)
2.看平面图形,摆立体图形。
课件出示教材53页中淘气画出的图形。
师:猜一猜,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2个、3个、4个、5个……)
组织学生拿出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
师:如果只有3个小正方体,那么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想一想,动手摆一摆,看一看)
师:如果只有4个小正方体,那么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想一想,动手摆一摆,看一看)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小结:增加摆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改变立体图形的形状之后,看到的正面形状也可能不发生改变。
3.连一连。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第三个例题。
师:看一看,他们三个都是从什么位置观察的?
学生观察后明确:淘气从正面观察,笑笑从左面观察,小鸟从上面观察。
师:想象一下,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想好后连一连。
(学生想一想,动手连线,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
2017中考数学模拟试题练习(一轮备考)
人教版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考试题(带答案)
2016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模拟题
小学一年级数字书写比赛活动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模拟题
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浅议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模拟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册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简答题
16年小学生四年级数学作业练习
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题之期中测验题
必备的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练习题(上学期)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期中复习试卷
2017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2016年四年级数学练习作业:计算题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2016年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三角函数的图象专练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016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自测题
2016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3)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备考: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
16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之主观题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