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在数学课上,我们经常利用等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单把这项知识拿出来理解,学生就会有些茫然无措。为了使学生对等量关系有直观的理解,并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这种关系,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了两个方面:
1.关注“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跷跷板导入,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借助课件直观演示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从生活情境中感知等式,尝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情境。在不断寻找和交流中,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找到等量关系。
2.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讨论、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到等量关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在表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找到各种等量关系。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1)根据生活经验想象老师和学生玩跷跷板的情境,跷跷板会怎样?
(2)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
设计意图:创设和老师玩跷跷板的情境,并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观察主题图。
(课件逐一出示动物玩跷跷板的情境图)
(1)观察图上信息,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
(2)用语言描述当跷跷板平衡时谁和谁的质量是相等的。
(3)全班交流,发现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3.揭示课题。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这就是等量关系。(板书: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跷跷板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同时又是体现等量关系的生活原型,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根据数据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64页第二幅情境图。
(1)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收集并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请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提示:可以用画图或文字的形式表示这些等量关系。
师:哪两个人的身高有关系?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预设 生1:画图表示如下:
生2:我用式子表示,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2.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同学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
①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②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③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最新重点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之一元一次方程
苏教版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2014初三数学考前纠错考点之统计与概率
最新初中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初三的数学知识要点复习:函数及其图象
初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相似形
2014年最新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014初三数学考前纠错考点之三角形
初三常见数学知识复习点
2014初三数学三角形易错知识点
初三的数学知识要点复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2014年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复习
初三数学知识点推荐:圆
重点数学九年级知识点角的度量与分类
初三年级的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重点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定理
初三数学的知识要点回顾:直线形
2014年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2014年最新初三数学知识点:统计与概率
初中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之学习方法
2014最新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推荐:圆
初三数学的知识要点复习:代数式
2014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之础题压轴题解题方法
新初三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最新苏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知识点
初三数学每日一题知识点
2014初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分析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2014年最新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推荐: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