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在高考中数学大放光彩就必须了解高考数学题型,掌握高考数学的方向,才能在高考取的好成绩,就总结一下高考数学必考的题型,供参考。
函数与导数
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函数与导数单调性
⑴若导数大于零,则单调递增;若导数小于零,则单调递减;导数等于零为函数驻点,不一定为极值点。需代入驻点左右两边的数值求导数正负判断单调性。
⑵若已知函数为递增函数,则导数大于等于零;若已知函数为递减函数,则导数小于等于零。
几何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线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面面垂直”。
不等式
①对称性;
②传递性;
③加法单调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④乘法单调性;
⑤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
⑥正值不等式可乘方;
⑦正值不等式可开方;
⑧倒数法则。
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高考数学必考的题型就为大家分析到这里,相信大家在阅读本文之后一定会有所启发,预祝大家可以在2017年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走隧道
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作业寒假答案
2013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揭秘数学趣味:九连环的原理和解法
2016年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题答案
趣味故事:数学算式背后隐藏的玄机
二年级数学公开课《乘法的认识》评课稿
2015—2016学年一年级数学组下学期特色教研总结
2015—2016学年小学数学教研组下学期的工作总结
2016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仅仅是口误吗?——关于“因数与倍数”的理解
初二数学暑假作业检测题
16年五年级下册暑假数学作业答案
顺应学生的心理————五年级数学上册《探索活动(一)》的导入设计思考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2016年四年级暑假数学作业答案参考
2015—2016学年一年级数学科组下学期的工作总结
趣味数学谜题:老鼠吃点心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人教版
2016年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道数学题
2014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答案
精编八年级暑假数学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初二下册数学期末备考知识点梳理
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自测综合试题
2014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趣味数学小游戏,20个好玩的数学游戏(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