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1
收藏
什么叫公倍数?
公倍数(common multiple)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中,如果它们有相同的倍数,这些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称为这些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A和B A/B=C如果A能被B整除,则A为B和C的公倍数两个数A和B,它们的公倍数就是既是A的倍数又是B的倍数的数,即能同时被A、B整除的数 比如说:12和15,它们的公倍数是60,120,180,等等 在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那一个就叫最小公倍数,就是60。
如何求最小公倍数
1.分解质因数法
首先把两个数的质因数写出来,最小公倍数等于它们所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如果有几个质因数相同,则比较两数中哪个数有该质因数的个数较多,乘较多的次数)。
【典型例题】
比如求45和30的最小公倍数。
45=3*3*5
30=2*3*5
不同的质因数是2,3,5。3是他们两者都有的质因数,由于45有两个3,30只有一个3,所以计算最小公倍数的时候乘两个3.
最小公倍数等于2*3*3*5=90
又如计算36和270的最小公倍数
36=2*2*3*3
270=2*3*3*3*5
不同的质因数是5。2这个质因数在36中比较多,为两个,所以乘两次;3这个质因数在270个比较多,为三个,所以乘三次。
最小公倍数等于2*2*3*3*3*5=540
2.倍数关系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公约数
什么叫公约数?
公约数,亦称“公因数”。它是几个整数同时均能整除的整数。如果一个整数同时是几个整数的约数,称这个整数为它们的“公约数”;公约数中最大的称为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与公倍数相反,就是既是A的约数同时也是B的约数的数,12和15的公约数有1,3,最大公约数就是3。再举个例子,30和40,它们的公约数有1,2,5,10,最大公约数是10。
青岛版数学一下第二单元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图形与拼组》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五下《分数的意义》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热闹的民俗节》word教案2篇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word教案之一
青岛版数学五下《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我学会了吗?》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走进天文馆――年、月、日》word说课稿
青岛版数学三下《多彩的街道夜景》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美丽的街灯》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五下《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word教案3篇
青岛版数学三下《美丽的街景》(第5课时)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我学会了吗》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word教案之二
青岛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我学会了吗》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时、分的认识》(第一课时)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一下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热闹的民俗节――对称》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下《三角形》(复习练习)word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五单元)
青岛版数学二下《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2灭鼠能手》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小教练――统计》word教案2篇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下《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练习课)word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