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1
收藏
什么叫公倍数?
公倍数(common multiple)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中,如果它们有相同的倍数,这些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称为这些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A和B A/B=C如果A能被B整除,则A为B和C的公倍数两个数A和B,它们的公倍数就是既是A的倍数又是B的倍数的数,即能同时被A、B整除的数 比如说:12和15,它们的公倍数是60,120,180,等等 在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那一个就叫最小公倍数,就是60。
如何求最小公倍数
1.分解质因数法
首先把两个数的质因数写出来,最小公倍数等于它们所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如果有几个质因数相同,则比较两数中哪个数有该质因数的个数较多,乘较多的次数)。
【典型例题】
比如求45和30的最小公倍数。
45=3*3*5
30=2*3*5
不同的质因数是2,3,5。3是他们两者都有的质因数,由于45有两个3,30只有一个3,所以计算最小公倍数的时候乘两个3.
最小公倍数等于2*3*3*5=90
又如计算36和270的最小公倍数
36=2*2*3*3
270=2*3*3*3*5
不同的质因数是5。2这个质因数在36中比较多,为两个,所以乘两次;3这个质因数在270个比较多,为三个,所以乘三次。
最小公倍数等于2*2*3*3*3*5=540
2.倍数关系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公约数
什么叫公约数?
公约数,亦称“公因数”。它是几个整数同时均能整除的整数。如果一个整数同时是几个整数的约数,称这个整数为它们的“公约数”;公约数中最大的称为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与公倍数相反,就是既是A的约数同时也是B的约数的数,12和15的公约数有1,3,最大公约数就是3。再举个例子,30和40,它们的公约数有1,2,5,10,最大公约数是10。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文字应用题练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检测卷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卷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过关习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应用题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文字题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选择题复习专项题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检测卷
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优秀评估试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卷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卷
新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在线做)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水平能力测试卷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十一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