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1
收藏
一、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二、置换问题
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例:一个集邮爱好者买了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00张,总值18元8角。这个集邮爱好者买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分析:先假定买来的100张邮票全部是20分一张的,那么总值应是20×100=2000(分),比原来的总值多2000-1880=120(分)。而这个多的 120分,是把10分一张的看作是20分一张的,每张多算20-10=10(分),如此可以求出10分一张的有多少张。
列式:(2000-1880)÷(20-10)=120÷10 =12(张)→10分一张的张数 ,100-12=88(张)→20分一张的张数或是先求出20分一张的张数,再求出10分一张的张数,方法同上,注意总值比原来的总值少。
三、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
题目中往往有两种分配方案,每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多(盈)或少(亏)的情况,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求出由于每份数的变化所引起的余数的变化,从中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被分配物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是:
对函数的相关概念及性质分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堂中要善于把“球”踢给学生
关于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
分析求解三重积分的方法
浅谈洛必达法则在复变函数极限中的应用
分析中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生长的路径
关于后进生转化与新课程中的主体参与
如何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谈初中思品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分析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学的灵魂
对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性分析
对于齐次方程的研究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谈小学数学教材建设之我见
基于综合法与解析法的再认识
分析矩阵的最高阶非零子式的一种简易求法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若干问题的发展策略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路径和策略分析
谈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
重视培养高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于指数函数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谈比较纠错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数学课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于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成绩分化的分析与教学探索
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如何发展为“四基”
谈数学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使用技巧和存在的问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