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7
收藏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不定方程,供大家参考学习!
不定方程知识点
一次不定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个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由于它的解不唯一,所以也叫做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常规方法:观察法、试验法、枚举法;
多元不定方程: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叫三元一次方程,它的解也不唯一;
多元不定方程解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个未知数的值,或者消去一个未知数,这样就把三元一次方程变成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按照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即可;
涉及知识点:列方程、数的整除、大小比较;
解不定方程的步骤:1、列方程;2、消元;3、写出表达式;4、确定范围;5、确定特征;6、确定答案;
技巧总结:A、写出表达式的技巧:用特征不明显的未知数表示特征明显的未知数,同时考虑用范围小的未知数表示范围大的未知数;B、消元技巧:消掉范围大的未知数。
例1.一队旅客乘坐汽车,要求每辆汽车的乘客人数相等,起初每辆汽车乘22人,结果剩下一人未上车;如果有一辆汽车空车开走,那么所有旅客正好能平均分乘到其它各车上.已知每辆汽车最多只能容纳32人,求起初有多少辆汽车?有多少旅客?
答:起初有24辆汽车,有旅客22x+1=529(名).
例2.小王用50元钱买40个水果招待五位朋友.水果有苹果、梨子和杏子三种,每个的价格分别为200分、80分、30分.小王希望他和五位朋友都能分到苹果,并且各人得到的苹果数目互不相同,试问他能否实现自己的愿望?
答:小王的愿望不能实现,因为按他的要求,苹果至少要有1+2+3+4+5+6=21>20个.
例3.一次数学竞赛准备了22支铅笔作为奖品发给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原计划发给一等奖每人6支,二等奖每人3支,三等奖每人2支,后来改为一等奖每人9支,二等奖每人4支,三等奖每人1支,问:获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各几人?
答:获得一等奖的有1人,获得二等奖的有2人,获三等奖的有5人.
这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不定方程,怎么样?还满意吗?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大家一定要认真做习题哦!
“可能性”教学设计与说明
第二课时《对称图形》教案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平均分”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教材分析
第八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
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的复习
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时:乘法口诀表
第五课时:7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认识线段》教案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及说明
认识平均分(2)
《观察物体》教案
第四单元《认识除法》教材分析
第九课时9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统计》教案(一)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一)
“认图形”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
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及说明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单元《位置和方向》教材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