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5
收藏
牛吃草问题是小学五年级的内容,学过的同学都知道这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升初数学牛吃草问题解题思路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解决此类问题,孩子必须弄个清楚几个不变量:
1、草的增长速度不变
2、草场原有草的量不变 。
草的总量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牧场原有草和新长出来的草。新长出来草的数量随着天数在变而变。
因此孩子要弄清楚三个量的关系:
第一:草的均匀变化速度(是均匀生长还是均匀减少)
第二:求出原有草量
第三:题意让我们求什么(时间、牛头数)。注意问题的变形:如果题目为抽水机问题的话,会让求需要多少台抽水机
二、解题基本思路
1、先求出草的均匀变化速度,再求原有草量。
2、在求出“每天新增长的草量”和“原有草量”后,已知头数求时间时,我们用“原有草量÷每天实际减少的草量(即头数与每日生长量的差)”求出天数。
3、已知天数求只数时,同样需要先求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和“原有草量”。
4、根据(“原有草量”+若干天里新生草量)÷天数”,求出只数
三、解题基本公式
解决牛吃草问题常用到的四个基本公式分别为: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四、下面举个例子
例题:有一牧场,已知养牛27头,6天把草吃尽;养牛23头,9天把草吃尽。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并且牧场上的草是不断生长的。
一般方法:先假设1头牛1天所吃的牧草为1,那么就有:
(1)27头牛6天所吃的牧草为:27×6=162 (这162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6天新长的草。)
(2)23头牛9天所吃的牧草为:23×9=207 (这207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9天新长的草。)
(3)1天新长的草为:(207-162)÷(9-6)=15
(4)牧场上原有的草为:27×6-15×6=72
(5)每天新长的草足够15头牛吃,21头牛减去15头,剩下6头吃原牧场的草:72÷(21-15)=72÷6=12(天)
所以养21头牛,12天才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
公式解法:
(1)草的生长速度=(207-162)÷(9-6)=15
(2)牧场上原有草=(27-15)×6=72
再把题目中的21头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15头牛去吃新长的草(因为新长的草每天长15份,刚好可供15头牛吃,剩下(21-15=6)头牛吃原有草:72÷(21-15)=72÷6=12(天))所以养21头牛,12天才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完。
方程解答:
设草的生长速度为每天x份,利用牧场上的原有草是不变的列方程,则有
27×6-6x =23×9-9x
解出x=15份
再设21头牛,需要x天吃完,同样是根据原有草不变的量来列方程:
27×6-6×15 =23×9-9×15=(21-15)x
解出x=12(天)
所以养21头牛。12天可以吃完所有的草。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分享的小升初数学牛吃草问题解题思路和技巧,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每天坚持练习数学题。
2014数学高三必修一知识点:集合
高三数学寒假知识点复习2015
数学2014年高三必修一知识正切
高三数学寒假知识点复习:三角函数
2014数学高三必修一知识之向量的的数量积
高三2014年必修一数学知识:数列
2015高三数学寒假立体几何知识点复习
2014年数学高三必修一知识点欧拉公式
14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立体几何
高三数学重要知识点复习:函数与导数
高三2014年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函数与导数
14年高三必修一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
2014年高三必修一数学知识:导数
2015年高三数学重要知识点:复数
2015高三数学重要知识点:立体几何
2015年高三重点数学知识点:数列
2014年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数学复习
2015高三重点数学知识点:导数
2015年高三数学知识点:直线与圆
2015年高三数学寒假知识点复习:函数与导数
2014高三必修一数学知识点:不等式
14年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直线与圆
2015高三数学备考知识点:集合
2014高三必修一数学知识:概率统计
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知识点:集合
高三2014年必修一数学知识点:均值不等式
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之解析几何
高三2014必修一数学知识点:三角函数
数学2014年高三必修一知识点:集合与函数概念
2015年高三重点数学知识:不等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