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9
收藏
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查字典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四年级下册第99--100页《测量与估计》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与估计的过程,讨论得出一种即合理又方便的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总结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能力针对具体的问题设计测量的方案。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测量与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估算技能。
教学准备:天平铁钉米粒黄豆铁丝纸张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引入
1、教师出示实物:一堆钉子和一堆米粒
提问:你能看一眼知道这些钉子和米粒的数量吗?
2、我们已经有了估计的经验,但是为了让我们估计的数量更准确一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实验来测量和估计这些物体的数量,同学们有兴趣试试吗?
二、操作与思考
1、先来估计钉子的数量:
在操作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工具--天平
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什么方法利用天平这个工具知道这些钉子的数量。(提示:想一想钉子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小结:既方便又合理的方法--算出一个钉子的质量,再用总质量除以一个钉子的质量,就可以得出钉子的数量。
2、估计一亿粒米的质量。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出估计的方法。
提示:有的时候为了提高准确性还需要采取多次实验的方法。
合作要求:
*先用天平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
*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的数量。
*根据书上表格,填写实验记录。
*写出算式,得出结果。
三、练习与应用
1、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粒黄豆的平均质量。
2、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进行估计或测量。
学生踊跃回答,大胆猜测。鼓励学生能说出猜测的理由。
学生很有兴趣,积极性比较高。
希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估计钉子数量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学生建议用天平称一个钉子的质量,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由于一个钉子的质量太轻,无法测出。因此很自然的改成称其中一小堆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一个钉子的大概质量。
先让学生讨论方法,利用前面测量钉子数量的经验四人小组讨论测量估计米粒的方法。
师生一起总结出合理简便的方法,有条理的整理出来,按步骤开始进行测量与估计。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2警惕平均数的误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1生活中的轴对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3 等腰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2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二课时增长率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确定与不确定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7.3《实践与探索》(第1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二课时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增强版)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1《认识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四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轴对称的认识》(第三课时画图形的对称)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10.2.2节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成功与失败)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等腰三角形》(第四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1《认识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之一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2平均数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3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3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三课时)转盘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四课时工程等)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