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9
收藏
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查字典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教材14页-15页,例1-例3,15页做一做练习四1~4题.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
(2)学会整万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及整万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口算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过程中数的记忆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投影出示,抢答)
27+3864-3829+1546-27
670+80530-400780+90540-80
350+200+70280+300+90920-700-3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准备题:25+47,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导语:25+47我们会算了,那么现在老师把这道题改变一下(在末尾添上一个0变成例2)又该怎样口算呢?
教师板书例2:250+470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把这道题化成以前学过的口算?
(3)同桌小声商量.
(4)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把有代表性的想法板书出来.
①25+47=72所以250+470=720
②25个十加47个十是72个十,也就是720
③250+400=650650+70=720
④250+450=700700+20=720
⑤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
⑥250+500=750750-30=720
(5)请学生打开书本,看哪种方法和课本中小明、小华的想法是一样的,然后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6)讨论后,教师提示:以后做这样的口算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口算方法,怎样算得快就怎样算.
(7)反馈练习:(15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部分题)
250+490520+480
360+180260+160
请学生说思考过程及得数,不拘限于一种算法.
2.教学例2
(1)准备题;170+370怎样算?
(2)板书例2:口算540-370
导语:170+370我们已经会口算了,那么540-370会算吗?
(3)鼓励学生抢答540-370的口算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点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
①540-300=240240-70=170
②54个十减去37个十是17个十,也就是170
③因为170+370=540所以540-370=170
④540-400=140140+30=170
⑤540-340=200200-30=170
(5)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6)反馈练习:(做一做中部分题目)
410-240520-150330-80
说出思考过程及得数.
3.教学例3
(1)准备题:把下列各数简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0000简写成(),70000简写成()
40000+70000简写成()+()得()
(2)请学生打开书,把例3在书上填充完整,一生在胶片上做.
(3)集体订正,投影出示学生试做的式题,引导学生说说口算整万数加减时应注意什么?
(4)反馈练习:
口算:34万+18万23万-18万24万+6万
250万+750万50万-27万15万+35万
69万+26万82万-54万40万-18万
(抢答:直接说出得数)
三、巩固发展
1.填空:(幻灯出示)
(1)370+280=()想:370+()=()
()+()=()
520-360=()520-()=()
()-()=()
(2)250+()=720()-480=290
520-()=360()-150万=390万
2.填上><或=
170+320()850-390650+180()860-47
910-180()502+290100-51()460-380
3.列式计算:
(1)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150万,这个数是多少?
4.比一比,赛一赛:
练习四第2、3题.
5.抢答:说出与下列各数组成1000的数,
470、290、380、990、860
6.开火车游戏:上面或下面的数每移动一格,口算上下两数的和差各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要想算得又对又快,必须记好每一步的得数,怎样算比较简便就怎样算.
五、布置作业:练习四.4.
六、板书设计
口算加减法
例1:250+470=720想:①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
所以:250+470=720
②250+400=650
650+70=720
③200+400=600
600+120=720
......
例2:540-370=170想:①54个十减37个十是17个十,
所以540-370=170
②540-300=240
240-70=170
③540-400=140
140+30=170
......
北师九上3.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
北师九上3.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 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北师大版九上2.5.2为什么是0.618(2)
北师九上3.1平行四边形4中位线性质
北师大九上2.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
北师九上4.3视图与投影第5课时
北师九上3.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1
北师大九上 1.1你能证明它们吗(2)
北师大版九上2.5 为什么是0.618(2)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北师大九上2-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
北师大九上2.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
北师大九上 1.1你能证明它们吗
北师大九上2-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
北师九上3.1 平行四边形(1)证明(一),(二) 回顾与思考
北师大九上 1.1你能证明它们吗(1)
北师九上3.1平行四边形(3)
北师大版九上5.1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
北师大版九上2.5 为什么是0.618(3)
北师大九上2-4 分解因式法
北师大版九上 2.1花边有多宽swf
北师九上3.1 平行四边形(4) 三角形的中位线
北师九上4.3灯光与影子(二)
北师九上3.1平行四边行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北师九上4.3灯光与影子5
北师大版九上2.5.1为什么是0.618(1)
北师九上4.3灯光与影子(2) 视点,视线,盲区
北师大九上2-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
北师大九上 1-1 你能证明它们吗(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北师大版九上2.5 为什么是0.618
北师九上3.1.3三角形的中位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