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9
收藏
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查字典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乘两位数的乘法。课文第52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八的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72=600300=3023=5330=20700=4022=6085=
4072=4072=4072=2020=4090=5027=9084=
2、笔算7086=7908=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30
-----
4800
2)10630=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3、4、7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
(苏教版)2013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试卷
(苏教版)2013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月考检测试题
沪教版四上册数学多位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检测试卷(2)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卷
(西师版)小学数学是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检测练习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十一月月考试题
2013-201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练习测试(1)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检测卷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苏教版)2013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检测试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综合练习试题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多位数的认识检测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竞赛试卷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应用题专项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