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9
收藏
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查字典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二的第13-16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会按照要求正确地截取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说一说小数乘法的{十算法则。先让中、差生回答,说得不完全,再让其他同学补充。
2.复习乘法运算定律。
让学生说-说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有哪些。(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每个运算定律的内容各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
3.复习小数乘法中截取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让学生说按什么方法截取积的近似值。
二、混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指名读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的方法。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数量关系,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讨论。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4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时,有意识地让有错误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进行适当讨论,帮助有错误的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再让他们说一说应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5题。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限时3分。计算前,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不能只图快,要认真计算,不要出错误。
教师注意检查3分内有多少学生不能完成。
集体订正时。应有意识地让做得比较慢的学生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如果他们做的正确应给予表扬:同时,也要对他们提出今后的希望.还可以让算得比较快的学生说一说他们学习的经验,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4。计算下瞄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163.64.80.420.72.31.240.53
教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让四名学生进行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订正时,可多让中、差生进行回答,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必要时,可再复习一下积的近似值的取法。
5.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6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如果有不同的解法,让学生进行讨论,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如果学生中没有不同的解法,教师也不必要求学生想出其它解法。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9题。
三、小结
教师: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先要按擅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算出积以后,要特别注意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在以后的计算中,要随时注意应用运算定律能进行简便运算的要用简便算法。
四、作业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回家思考练习二十二后面的思考题.
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12月月考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册3月联考试题
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测试题
初一数学上期期末考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变化(1)习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历年试题精选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期末复习题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验试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期末复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元旦竞赛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试卷
初一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1]
七年级上册数学段考试题
七年级整式及其加减复习检测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从三个方向看2训练题
2013年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段考试卷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2份期末模拟试题
初一奥数期末自测题(一)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