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9
收藏
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查字典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材第51-52页练习十一6-9题与10*-11*。教学目的:通过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
一、口答
1.什么叫加法?
2.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你能用语言表述和用字母来表示吗?
二、混合练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6题。
让学生根据加法结合律来判断每个等式是不是符合运算定律的要求。
如15+(7+b)=(20+2)+b,虽然左右两边的运算顺序改变了,但由于两边的加数不同,所以不符合加法结合律。
2.做练习十一的第7题。
做题前,先让学生观察一下题目中数的特点,再想想简算的依据是什么,怎样算更简便。订正后说说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区别。(加法交换律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加法结合律不改变加数的位置,但改变了运算的顺序。)
3.做练习十一的第8题。
让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说出表中有哪几种家具,每种家具三个月的产量各是多少,然后算出各种家具三个月的合计数,填在书上。算之前,提醒学生看一看有没有简便的算法。订正时,让学生说出简便算法的依据。
3.做练习十一的第9题。
指名学生读题,说一说队员的平均身高怎么求,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题目中数的特点,能凑整的就凑整,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5.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十一的第17*、18*题和第53页的思考题。
(1)做第10*题。
第(1)题,让学生观察一下题中的数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可以看出第(1)题中的数有这样的特点:1+19=20,3+17=20,5+15=20,7+13=20,9+11=20,所以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先算出上面每两个数的和,再求出总和为100。
第(2)题,有类似的特点:2+20=22,4+18=22,6+16=22,8+14=22,18+12=22,所以总和是110。
(2)做第11*题。
做题前,先让学生说一说50以内的双数有哪些,然后再独立完成。这题的答案是:除去加数位置交换的,可以有13种分法(包括0和50的和)。学生想出几种都行。
(3)做思考题。
2016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人教版)
2016年小升初数学练习试题:数与代数专项练习
苏教版三上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三课时教案
2016中考数学考点(圆与直线)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笔记 “规则学习与发展数学素养”读书随笔
列方程解应用题复习练习题:小升初数学练习测试题
2016中考数学考点(圆与圆)
2016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
备战小升初数学考试复习指导:四则运算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2、5的乘法口诀》教案
新课标小学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两级混合运算》教案
2016年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试题:长方体正方体
2016学年度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培优辅差工作总结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教学论文:数学练习的设计与组织策略探究
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试题(北师大版)
2016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6年必备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数的整除
2016年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关系式
新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第二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方程教学计划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整数和小数
2016年小学数学模拟试卷(苏教版有答案)
新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第一课时教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2016年小学毕业班数学模拟试卷
2016年小学数学模拟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