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怎样理解定义、定理、公理和定律? 对定义的理解是,对于一个名词或术语的意义的规定就是这个名词或术语的定义。例如,“如果整数a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这就是倍数、约数的定义。又如,“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这就是钝角的定义。
把概念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叫做给这个概念下定义。给概念下定义常用两种方法:一种叫做内涵法,一种叫做外延法。
用内涵法定义概念采用如下公式:
被定义概念=邻近的种+类差。
例如,多边形和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种,而四边形就是邻近的种。类差就是被定义的概念区别于种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平行四边形区别于其他四边形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 行,这样便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用外延法定义概念,就是把概念所反映的具体对象一一罗列出来。例如,有理数的定义就是采用了外延法。即“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定义有两个任务:
(1)把被定义的对象同其他对象区别开;
(2)揭示出被定义对象的本质属性。
对定理的理解是,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是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例如,“如果两个数都能被同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它们的和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又如,“对顶角相等”。这些都是定理。每个定理都包含“条件”和“结论”两个部分,条件是已知的部分,结论是从条件经过推理而得到的结果。
对公理的理解是,人们在实践中反复验证过的,并且不需要再加以证明就被公认的真理叫做公理。例如,“经过两点可以作一条直线,并且只可以作一条直线”;“经过直线外的一点,只可以作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平行。”
对定律的理解是,在数学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结论叫做定律。例如,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c+bc,就是定律。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裁缝剪呢料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四减一等于五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丢钱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组合数字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谁亏了
数学脑筋急转弯:夜黑风高的晚上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