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怎样理解自然数的含义? 在数(shǔ)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shǔ)出的一,二,三,四,五,……都叫做自然数。
谁也不能把自然数全部数出来或全部写出来。因此,自然数有无限多个。1是自然数的单位。任何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1是最小的自然数,但是自然数没有最大的。
从集合的观点看,每一个自然数是一类等价的非空有限集合的标记。它表示非空有限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例如,把两支铅笔作为一个集合,把一个人的两个耳朵作为一个集合,这两个集合是等价集合。又如,把五本练习本作为一个集合,把人的一只手上的手指作为一个集合,这两个集合也是等价集合。前者等价集合的标记是“2”,后者等价集合的标记是“5”。它们都是自然数。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3.2 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6.1.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0.1 数与代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1 口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7.2.1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7.1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2.1 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3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0.2 量与计量》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4.2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带习题设计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0.4 统计和整理》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9.1 分类整理数据》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3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6.1.2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5.2 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上学时间》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0.3 图形与几何》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8.1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1.2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算“24”点》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6.2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2.2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体会
五年级数学老师教学笔记 线上教学让我们,素未谋面,却心灵相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8.2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4.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9.2 分段整理数据》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2.1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8.3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体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