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b就叫做a的一个因数。例如,1、2、3、4、6都是12的因数。有一种数,它恰好等于除去它本身以外的一切因数的和,这种数叫做完全数。例如,6就是最小的一个完全数,因为除6以外的6的因数是1、2、3,而6=1+2+3。
你能在20至30之间找出第二个完全数吗?
分析与解 20至30之间的完全数是28。因为除28以外的28的因数是1、2、4、7、14,而28=1+2+4+7+14。
寻找完全数并不是容易的事。经过不少数学家研究,到目前为止,一共找到了23个完全数。第三、四个完全数是:
496=1+2+4+8+16+31+62+124+248
8128=1+2+4+8+16+32+64+127+254+508+1016+2032+4064
奇怪的是,已发现的23个完全数是偶数,会不会有奇完全数存在呢?至今无人能回答。完全数问题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求12约数
约分和倍数的意义例题1
关于异分母带分数加、减法的例题1
关于通分的例题1
约分和倍数的意义练习2
最小公倍数的例题5
质数和合数例题
最小公倍数的准备题
最小公倍数的练习2
周长与面积
最大公约数的例题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求2的倍数
最小公倍数的例题3
关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3
最大公约数的练习2
约分和倍数的意义例题2
关于通分的例题3
分解质因数练习2
关于约分的例题2
关于通分的准备题
最小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的例题2
关于通分的练习2
最小公倍数的练习1
《数图形中的学问》
关于通分的例题2
质数和合数练习
最大公约数
约分和倍数的意义准备题
关于异分母带分数加、减法的例题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