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五位老朋友A、B、C、D、E在会场上见面,互相握手问候。由于会前时间有限,他们之间,A和4个人握了手,B和3个人握了手,C和2个人握了手,D和1个人握了手,会议就开始了。
在会前的这段时间里,E和几位朋友握过手呢?
在纸上画5个点,分别在各点旁边标注字母A、B、C、D、E,表示这五位朋友。哪两位朋友互相握过手,就在相应的两点之间连一条线。
A和4个人握了手,所以A点和另外4点各有一条线相连。
D和1个人握了手,所以从D点只有一条线引出。现在已经有了D和A的连线,所以D点和其他3点都没有线相连。
B和3个人握了手,所以有3条线从B点连出来。B和D没有线相连,所以从B点引出的3条线分别通向A、C、E。
C和2个人握了手,所以从C点共有2条线引出来。已经有了从C到A和从C到B的线,所以C点没有其他线通过了。
最后得到的图形,如图1。图中从E点共有2条线引出,分别通向A和B。所以E和两个人握过手,这两个人是A和B。
这个问题也可以用说理的办法或者列表的办法解答,不过画图的办法更简明。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3轴对称图形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2.1整式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综合练习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3.3余角和补角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6等腰三角形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2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2.2整式的加减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2怎样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6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3尺规作图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1分式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综合练习(一)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3.1角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2分式的约分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1图形的轴对称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1.2点、线、面、体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2.2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综合练习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3尺规作图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3.1.1一元一次方程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练习(二)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2怎样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