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比例尺》课后反思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在生活中引入新课。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五副大小不一国旗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
2、在情境中引出课题。老师到房产公司看了房子。出示两套房屋的平面图(大小一样)。老师想买大一点的,你能帮我选择一下吗?学生在帮忙选择的过程中发现很难知道到底是哪个大一点。在学生有争议的时候,出示两套房屋的比例尺,告诉学生老师发现每个平面图下面都有个这样的标志。现在你能帮我选吗?说说你的理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起学生们对比例尺的注意,及时发现往往针对平面图的大小不能准确的判断实际图形的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与比例尺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提出本节课研究哪些有关比例尺的学习知识,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有侧重点的确定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3、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概念。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校园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计算数据,如何作图等。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课堂充满了探索的气息。
4、在自学中学到知识。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后,怎样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这一部分知识教简单。因此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学到新的知识。
青岛版数学四上《平行与相交》PPT课件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上《一、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ppt复习
青岛版数学四上《统计》PPT课件之一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上《三、扬帆奥运――三位数乘两位数》ppt课件
2014秋青岛版数学四上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ppt
2014秋青岛版数学四上第四单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ppt课件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上《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四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FLASH课件包2文件
青岛版数学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PPT课件
2014秋青岛版数学四上第二单元《繁忙的工地线和角》(第2课时)
青岛版数学四上《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PPT课件
董褚小学青岛版四上《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和计算公式》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四上《平行》FLASH课件
青岛版数学四上《乘法和除法》复习课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四上《商不变的性质》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四上《点到直线的距离》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四上《乘法的复习》PPT课件
2014秋青岛版数学四上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ppt课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上《读法和写法》ppt课件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上《一、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PPT课件之二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上《近似数》ppt课件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上《近似数》ppt课件2
2014秋青岛版数学四上第二单元《繁忙的工地线和角》(第1课时)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上《统计图表》ppt课件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上《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ppt课件3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上《二、泰山黄金周――计算器》ppt课件1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商不变》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四上《统计》PPT课件之二
青岛版数学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PPT课件之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