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分组学习”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中...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新理念下小...

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分组学习”

2016-10-28 收藏

在新课程走入每个校园的今天,每位教师都在适应着新的教育模式,有的在大胆的使用,有的在摸索着进行,还有的在观望着,生怕效果不好,会导致事倍功半。可我通过观看教育专家的视频讲座,及他们的教育理论,感觉现在的教育观念应该改变了,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做的。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形式带来的“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等弊病,我就按照新课程提倡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另一种主要学习形式-----“分组学习”。确实,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同时,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交往沟通等现代意识,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达到主动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本人以为,在数学课堂中可以进行以下三种形式的“分组学习”。

一、同桌互说。

当一节新课讲完后,为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就要求学生复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或笔算、口算题的算理等,这样进行几人回答同一问题,不仅说者无趣,而且学生回答的机会也不多。于是我就把同桌分为一组,让他们在互相说的过程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对方的优点,互相补充。这样做能使全体学生在短时间内巩固新授内容,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小组互说。

一般采用前后位一组,这种组合方式方便迅速,只要前边两人往后一转便可组成,每一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代表的组织下进行讨论,这时每个学生一边仔细倾听着,一边又要思考着帮助纠正别人的错误,使得他们既是讲述者,又是评判者。进行这种形式的“分组合作学习“时,应特别重视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讨论,及时加以调控,使讨论得以顺利进行。在数学课堂中,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或疑难问题,以及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等过程中,比较适合于这种“分组学习”。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就采用分组的方法让他们进行推导。结果有三组是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在一起,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底乘高,所以梯形的面积等于上下底的和与高的乘积除以2。另外两组是沿着梯形的腰和一个顶点剪开,剪下一个三角形,将这个三角形和剩下的部分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样原来的梯形就变成了三角形,三角形的高等梯形的高,三角形的底等梯形的上下底的和,所以梯形的面积就等于上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最后根据学生的推导进行了总结,无论采用那种方法推倒,只要找出正确答案就可以。可见,通过这样的分组学习,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组比赛。

每一堂课的后阶段,学生往往出现了疲劳,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设计游戏开展小组竞赛。这种“分组学习”的具体做法是,先把各组成员中实力相近的学生编为同一号码,成为竞争对手。比赛可分为笔答、口答等形式。口答题可指名各组同一号的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抢答,按答题的对错、快慢计分,笔答教师可设计若干道题,依次让各组学生完成,按速度和正确率计分,最后算出每个学生的得分和学习小组的总分进行评比。这种小组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小组比赛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总之,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内容,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分组方式进行分组教学,可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使全体成员均可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同时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自主学习精神。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