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2
收藏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化简比和求比值,完成第114页的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试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进入整理与复习(板书)
二、讨论交流
1、举例说说比的意义
2、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及求比值和化简比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练习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计算方法。
指出:计算分数乘法时,要先约分,再计算。
计算分数除法时,要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
计算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计算。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指名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和注意点。
3、第3题。学生尝试练习
提问:哪几题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4、第4题
讨论:化简比与求比值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指出:把一个比化简后其结果仍然是比,而一个比的比值只能是一个数。
四、本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整理与复习第3、4题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3课时)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16.1 二次根式(第2课时)》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课题学习: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第2课时)
“过三点的圆”教学设计
“全面调查举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三角形的边》教学设计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用频率估计概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设计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第1课时)
平行线复习课导学设计
不等式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第2课时)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矩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