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小学数学论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教师优秀教学范文
2014年12月26日酒泉市西大街小学 刘万芳张晓红
肃州区教育局李晓云
摘要:数学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活动。数学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应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关键词:思维训练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数学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活动。数学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因此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这一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快捷。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 积560平方米的长方形绿地的宽8米,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探求合理的解答方法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尝试解答:
方法一:(1)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米? 560÷8=70(米)
(2)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70×24=1680(平方米)
方法二:(1)扩大后的宽24米是原来宽8米的多少倍?24÷8=3
(2)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560×3=1680(平方米)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
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所谓分析就是把已经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分解开来。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问题入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所谓综合就是把原来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建立起来。综合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条件入手,逐层确定能够解决的问题。
例如:苹果5元 3千克
香蕉10 元 2千克
妈妈打算买6千克苹果和4千克香蕉,应付多少钱?
分析:苹果5元 3千克 香蕉10 元 2千克
? 元 6千克 ? 元 4千克
(1)6千克里面有几个3千克?(1)4千克里面有几个2千克?
6÷3=2 4 ÷2=2
(2)买6千克苹果应付多少钱? (2)买4千克香蕉应付多少钱?
5×2=10(元) 10×2=20(元)
买6千克苹果和4千克香蕉,应付多少钱?
10+20=30(元)
答:买6千克苹果和4千克香蕉,应付30元钱 。
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恰当地采用分析或综合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沟通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建立起清晰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应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一内容时,我用四根硬纸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两个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通过这一操作,让学生观察、思考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概括出自己得到的结论。不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意识,提高了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
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将平行四边形变换不同的位置进行比较:
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认识到几种图形尽管摆放的位置不同,但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即 “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因为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例如:解答行程问题“王树树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去时的速度只有40千米/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显然,通过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不但使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共性与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数学知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后,我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从而得出:这三种图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这是它们的一般性。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这是它们的特殊性。最后得出结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思维训练,以便提高数学教学质量。9:48:17
小升初数学几何知识练习题:勾股定理
六年级数学毕业期末总复习计算题专项训练题
2017小升初数学最易错的知识点:“无盖”易算成“有盖”
2016年小升初数学考试检测题(含参考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上册)
必备数学毕业期末总复习解决问题专项训练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精编版
2017年高考数学各种题型总结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207中考名师指点:如何提高中考数学成绩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工作述职报告:享受付出的幸福
17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大汇总
浙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与小数相乘》练习题(上册)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同步练习(上册)
2017小升初数学百分数知识点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上册)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三角函数单调性讲解
2017小升初数学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2017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新苏教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知识点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图形与坐标知识内容汇总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调研试卷
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北师大版):选择题
数学期末测试卷小升初必备
2016年小升初数学乘法交换律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