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
A、成绩 B、目的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 合作者B组织者 引导者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C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AB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ABC )。
A、基础性 B、普及性C、发展性 D、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填空题。 (45%)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 几何直观 与推理能力。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article/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三、简答题。(25%)
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精选小学二年级铅字奥数题及答案
九大2017年高考数学核心考点
最新2017十大高考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试题
最新2017高考文科数学答题技巧讲解
2016年秋季四年级数学《应用问题》练习题:上册
精选五年级奥数练习题之余数问题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试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后检测题:《1亿有多大》
必备三年级奥数训练题:错中求解
小学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之比较积
2017一轮复习: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技巧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有趣的100
17年高考一轮复习:高考数学复习重点在调理
高考数学解答题答题技巧及题型特点
2017年高考数学复习关键是总结答题规律
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经典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分奖金
精选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求四个数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方程解年龄问题
必备小学三年级某个数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精选三年级植树问题及答案:环形跑道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课一练二
2016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最实用的四条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规律
三年级奥数盈亏问题及答案:车间加工
精选三年级奥数年龄问题之爸爸妈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2017高考数学应试答题技巧及策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