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2
收藏
一、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也就是说,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班的保洁区面积如何分配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例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实实在在的。
二、挖掘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创新
现行教材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过渡性教材,其中绝大部分的数学问题都是必要条件的问题,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数学教材显得比较薄弱,教学中,需要教师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材料,适当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性学习材料,除了引进有多余条件或条件不充分的问题,还要逐步引进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以及答案上开放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 维空间和选择余地,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不足
按5 :2分配你读懂了什么?这种开放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更大空间,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再次验证了只有学生积极投入的课堂,才是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三、挖掘教材的问题性、情境性,培养学生多角度、个性化解决问题
教材呈现的方式是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课堂教学教与学的载体,而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教师在呈现教材时,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思维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加深练习中,学习和探求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
同样是5:2的条件变换另一个条件,就能解决更多不同的问题,还能怎样变换呢?的悬念,这种诱惑力,激发了学生探求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带进了新知的探究中。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让我们的教材成为我们学生真正喜欢的学材。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的年级组长工作述职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例3》教学案
2019春季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不退位》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及七巧板》导学案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写数》导学案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退位减法》导学案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统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8、7、6练习》导学案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导学案设计
3年级上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优化对策
2019春季小学一年级数学下期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细节优化
小学数学教材交流研讨会心得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导学案板书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退位》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材培训体会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 ——小学数学引领课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在有效的评课中获得知识
小升初数学试题解题规范整理
小学数学教学小论文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一年级数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教材辅导体会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心得 好课好在哪里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口算促进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会后的深刻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