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从成绩来看
三年级参加考试196人,年级均分88.54,达优A率56.7%,达优率84.7%,达标率98.5%,年级最高分101分,最低20分。一班均分86.02,二班83.36,三班91.39,四班92.83。最高班与最低班相差9.47。
二、对试卷的认识
本次试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卷面分达到2分,由此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很重视的。
试题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点全,紧扣教材内容。试卷容量适当,题目难中有易、易中有难。这份试卷适合大多数学生。
题型设计灵活多样。如:15题小冬调查了小组里5名同学的身高:140厘米、142厘米、137厘米、152厘米、146厘米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的范围在()。A、120厘米~130厘米之间;B、130厘米~140厘米之间;C、140厘米~150厘米之间。学生除了用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外,还可以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去做。20题、(3)看了这幅统计图,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对超市经理说一说。学生可以凭自己对市场或实际生活的了解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11题、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分米,剩下部分面积是()平方分米。25题(2)菜地的一面靠墙,其余三面用篱笆围上,最少需要围篱笆多少米?24题、三年级女生35人,男生27人,在实验课上8人围坐一桌,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张实验桌子?这些题目必须经过认真思考才能进行正确解答。
应用题难度不大。
小华身高14.2()填上合适的单位。这个题有点不切合实际,在生活中一般不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分米?
总的来说,本试卷重在查考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关注了不同的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勇气。
三、从学生的答题上看教与学的情况
从试卷的卷面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卷面不够干净整齐,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学生做题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题和基本应用题做的较好得分率都达到了90%以上,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培养的重视。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学的扎实,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6题:小华身高14.2(),阳泉市的面积为4451()。得分率达73.3%;7题:火车上午9:50从阳泉出发,当天下午1:40到达石家庄,途中经过()小时()分。得分率只有65.8%;10题:在数位顺序表中,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得分率达到52.8%;13题:2009年6月24日星期三,那么下一个星期三是()。A、6月30日B、7月1日C、7月2日。得分率达到78.6%;14题:小亮站在阳台上,面对南面,那么他的右手是()。A、北B、南C、西D、东。得分率是73.5%;15题:15题小冬调查了小组里5名同学的身高:140厘米、142厘米、137厘米、152厘米、146厘米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的范围在()。A、120厘
米~130厘米之间;B、130厘米~140厘米之间;C、140厘米~150厘米之间。得分率只有73.6%;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时间方面的计算掌握的还不够好。实际生活知识太少。对生活中的方位还是认识的不清楚。
四、几点建议
1、今后加强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2、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解题方法地灵活性。
3、继承保持计算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4、教学中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有所用。
-----------------------------------
一、从成绩来看
三年级参加考试196人,年级均分88.54,达优A率56.7%,达优率84.7%,达标率98.5%,年级最高分101分,最低20分。一班均分86.02,二班83.36,三班91.39,四班92.83。最高班与最低班相差9.47。
二、对试卷的认识
本次试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卷面分达到2分,由此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很重视的。
试题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点全,紧扣教材内容。试卷容量适当,题目难中有易、易中有难。这份试卷适合大多数学生。
题型设计灵活多样。如:15题小冬调查了小组里5名同学的身高:140厘米、142厘米、137厘米、152厘米、146厘米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的范围在()。A、120厘米~130厘米之间;B、130厘米~140厘米之间;C、140厘米~150厘米之间。学生除了用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外,还可以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去做。20题、(3)看了这幅统计图,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对超市经理说一说。学生可以凭自己对市场或实际生活的了解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11题、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分米,剩下部分面积是()平方分米。25题(2)菜地的一面靠墙,其余三面用篱笆围上,最少需要围篱笆多少米?24题、三年级女生35人,男生27人,在实验课上8人围坐一桌,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张实验桌子?这些题目必须经过认真思考才能进行正确解答。
应用题难度不大。
小华身高14.2()填上合适的单位。这个题有点不切合实际,在生活中一般不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分米?
总的来说,本试卷重在查考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关注了不同的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勇气。
三、从学生的答题上看教与学的情况
从试卷的卷面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卷面不够干净整齐,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学生做题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题和基本应用题做的较好得分率都达到了90%以上,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培养的重视。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学的扎实,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6题:小华身高14.2(),阳泉市的面积为4451()。得分率达73.3%;7题:火车上午9:50从阳泉出发,当天下午1:40到达石家庄,途中经过()小时()分。得分率只有65.8%;10题:在数位顺序表中,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得分率达到52.8%;13题:2009年6月24日星期三,那么下一个星期三是()。A、6月30日B、7月1日C、7月2日。得分率达到78.6%;14题:小亮站在阳台上,面对南面,那么他的右手是()。A、北B、南C、西D、东。得分率是73.5%;15题:15题小冬调查了小组里5名同学的身高:140厘米、142厘米、137厘米、152厘米、146厘米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的范围在()。A、120厘米~130厘米之间;B、130厘米~140厘米之间;C、140厘米~150厘米之间。得分率只有73.6%;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时间方面的计算掌握的还不够好。实际生活知识太少。对生活中的方位还是认识的不清楚。
四、几点建议
1、今后加强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2、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解题方法地灵活性。
3、继承保持计算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4、教学中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有所用。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2016人教版)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左和右》教案
2016年高考数学各题型的解答策略
高考数学怎样才能达到145分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同步检测题
中考数学解答难题的方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课后练习题:二年级下册数学
2016年高考数学超常发挥的技巧
多边形的内角和课后训练题: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2016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1至8单元复习题(新版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估算随堂检测题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后训练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随堂练习题:下学期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确定位置》教案
听课心得体会 听《小数的意义》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检测试卷(新苏教版)
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试卷(人教版)
中考数学考前知识:分式方程
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中考数学考前知识:一元二次方程
中考数学专项试题:全等三角形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7》教案
2016年高考数学压轴题的答题技巧
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检测试卷(新苏教版)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圆)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与代数课后练习题:下学期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数与代数随堂练习题:第二学期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同步检测题: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