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试卷分析案例分析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反思
一、试题分析:
本次质量检测试卷的整个难易程度适中,题量合适,注重基础知识,考察的知识面广,题目的形式多样,实际运用较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一份比较好的检测学生双基知识的试题,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试题的编制即侧重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部分试题蕴涵了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等数学知识综合运用水平的考查,如其中动手操作题占一定的比分。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口算、估算、笔算)、画图题、应用题等;
2、综合运用性强。一道题目不仅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有联系并且易混淆的多个知识点。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融合贯通,全面分析并掌握所学知识。
3、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测试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运算能力。整套试卷,需要计算的地方多达20多处,不但计算量大,而且范围广,分布于填空、选择、口算、竖式计算、作图、解决问题中。
4、注重运用,有一定灵活性。
5、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优点:全年组的卷面达到了干净整洁,书写漂亮。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成绩良好。计算题较好,错误较少;学生分析能力提高较快,应用题列式准确率达百分之九十五;统计图作图漂亮、准确。
不足:通过看卷子,我们找到了下面问题:
1、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有待加强。如:填空题中一些基本的题目出错;计算题竖式正确,答案填错;应用题抄错数。
2、学生马虎现象严重:单位名称落写,横式不写得数,不写余数等。
3、课上听讲不好,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目的理解能力需要继续提高。
三、改进措施:
1、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2、利用假期狠抓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及时反馈,及时补差。
4、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 利用假期留分层次作业,让每个学生在假期知识有衔接,能力有提高。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课件1(浙教版七上)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3
浙教版七上7.8平行线课件4
浙教版七年级上有理数的运算复习课件1
2007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1.2有理数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的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1.1从自然数到分数课件
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2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上代数式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7.3线段的长短比较(一)课件
2.7准确数与近似数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7.7相交线(2)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二章有理数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上7.3线段的长短比较课件2
浙教版七年级上7.4角与角的度量课件
1.1从自然数到分数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课件
浙教版七上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课件
5.1一元一次方程课件(浙教版七上)
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7.1几何图形课件ppt
1.3数轴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