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填空题。(30分)
1、根据算式25×3=75,(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2、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5整除。
3、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4、假如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能( ),我们就把它叫做( )图形。轴对称图形对折后都有一条折痕,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我们就叫做这个轴对称图形的( )。
5、在1—20的自然数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6、在18、29、45、30、17、72、58、43、75、100中,2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既是3 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
7、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图形转换的基本方式有( )、( )和( )。
9、1024至少减去( )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 ( )就是5的倍数。
10、明确旋转要说明( )、( )和( )。
二、判断题。(10分)
1、因为1.2÷0.6=2,所以1.2是0.6倍数。 ( )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
3、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 )
4、在自然数列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5、个位上是0的数都是2和5的倍数。( )
三、选择题。(10分)
1、两个质数的和是( )。
A、奇数 B、偶数 C、奇数或偶数
2、1是( )。
A、质数 B、合数 C、偶数 D、奇数
3、一个数,它既是18的倍数,又是18的因数,这个数是( )。
A、36 B、 54 C、 18 D、1
4、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少的是( )。
A、16 B、36 C、40
5、一筐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或3个小朋友或4个小朋友或5个小朋友,都正好分完,这筐苹果最少应有( )。
A、60个 B、120个 C、900个 D、30个
四、计算(20分)
(1)直接算出得数(4分)
2.1÷2= 3.8+1.02= 7.5╳0.4= 2x—0.7x=
3.2╳0.5= 9.6÷0.06= 3.57÷0.7= 4.5+0.76=
(2)解方程(16分)
8X-4×7=42 X-0. 9X=81. 9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浅谈数学教学中“认知低谷期”的跨越
浅析创设情境式初中数学教学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小学数学室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编写说明
积极有效的数学课堂的构建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应重视例题教学后的反思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与元认知开发
让数学贴近生活 让生活步入数学课堂
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讨
应用题教学要拓宽思路,发展思维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彰显现实性
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用微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生活与数学
教学片断与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析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问题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总结
怎样打好七年级的数学基础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对话原则的运用
浅谈初中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数学教育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实践体会
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性探讨
中学数学教育中理念方法探索
浅谈数学教学用语的优化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