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1
收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定面值的邮票等活动,让学生熟悉、了解、巩固所学的邮票组合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收集──处理──分析”的实践探究活动,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活动用的信封等。
四、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引入新课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调查关于邮票和邮政资费的信息,谁来给大家展示你的收获。
从第一枚邮票“黑便士”的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邮票不仅具有实际使用的价值功能,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欣赏邮票(课件出示邮票图片: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2008北京奥运会纪念邮票;普通邮票)。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活动,使学生熟悉关于邮票的基本知识。欣赏邮票的环节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初步了解邮票的作用和类型,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问题驱动,自主探究
教师:邮票是支付邮资的凭证,在寄信时该如何正确支付邮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1.理解确定邮资的方法。
课件出示《国家邮政局关于信函邮资的收费标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解读并理解计费单位、资费标准、首重、续重、本埠、外埠的意思。
名词解释:计费单位是指邮寄费用的计算单位,一般“克”为单位;资费标准是指每个计费单位对应的费用;首重是指在规定的范围内的重量;续重是指超过了规定范围的重量;“埠”原意为停船的码头或有码头的大城镇;本埠是指本地区(或本市本县之类的);外埠是指外地。
想一想,寄一封信需要付多少邮资,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预设:信函的目的地是本埠还是外埠,信函的质量)
2.出示问题情境,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为什么明明只需要贴80分的邮票?小丽应该怎样贴邮票呢?
预设:不足20 g按20 g计算,又是寄给本市的朋友,所以只要贴80分的邮票就可以了。
教师:小丽的信的邮资是多少元呢?
学生进行分析和计算:小丽的信函寄往外地,45 g在首重100 g以内,每20 g应支付邮资1.2元。45 g比两个20 g还多5 g,所以应支付3个1.2元,即3.6元。
教师:常用的邮票面值是多少?该怎么贴呢?
预设:可以贴3枚面值1.2元的邮票,或者1枚2元和2枚80分的邮票。
【设计意图】理解确定邮资的方法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出示问题情境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初始经验。
3.小组活动,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为了方便机器分检信函,规定:不超过100 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一封信函最多可贴4枚邮票。
引导猜想:邮寄不超过100 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模拟寄信:为每个小组准备好寄往不同地点,不同质量的信函,分别算出所需邮资并填写活动记录一。
信函质量 |
20 g以内 |
21~40 g |
41~60 g |
61~80 g |
81~100 g |
本埠资费 |
0.80元 |
1.60元 |
2.40元 |
3.20元 |
4.00元 |
80分邮票 枚数 |
1 |
2 |
3 |
1 |
× |
1.2元邮票 枚数 |
0 |
0 |
0 |
2 |
× |
|
|||||
外埠资费 |
1.20元 |
2.40元 |
3.60元 |
4.80元 |
6.00元 |
80分邮票 枚数 |
0 |
3 |
0 |
× |
× |
1.2元邮票 枚数 |
1 |
0 |
3 |
× |
× |
观察发现:能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并按规定支付的有20 g以内,21~40 g,41~60 g,61~80 g的本埠信件和20 g以内,21~40 g,41~60 g的外埠信件。而81~100 g的本埠信件和61~80 g,81~100 g的外埠信件不能仅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按规定支付。
教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预设:设计一枚其他面值的邮票。)请你试一试,看看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增加的邮票面值可以是2.00元、2.40元或4.00元。
【设计意图】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有效地展开智力活动,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发现问题和探寻方法的过程中去,整个教学环节以问题驱动,衔接紧密,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深入探索,解决问题
教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并且设计出了满足需要的第三种面值的邮票。老师这里有一封这样的信(出示标有400 g的大信封)。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 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活动记录二:填写101~400 g信函所需邮资。
质量/g |
101~200 g |
201~300 g |
301~400 g |
本埠 |
5.20 |
6.40 |
7.60 |
外埠 |
8.00 |
10.00 |
12.00 |
合作解决:①不能仅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支付的资费是哪几种?②请你设计,确定需要增加的邮票面值。
汇报交流:可选用的邮票组合有(80分,1.2元,4元)或者(80分,1.2元,2元,3元)等。
小结:刚才大家设计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新面值的邮票,虽然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很多,但是国家邮政部分在发行邮票时,还要从经济、合理、方便、实用等角度进行考虑。我们在设计邮票时也应如此,从而确定合理的邮票面值组合。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进一步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达成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应该说:学生经历的不仅是知识的迁移,更是数学思考和学习方法的迁移。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反思: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练习:小华给远在西藏的姑妈邮寄一份636 g的信函,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不能满足,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可以有哪些组合?
3.调查:走访一家快递公司,了解快递资费的计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之五大主要解题思路
父母越害怕数学孩子的数学成绩越差
新学期:如何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七字要诀
名师指导2014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方法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之数列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
高三生必看备考方法:“日清-周结-月考”循环式学习法
2015届中考数学考试模拟试题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新课标人教版)
2015中考数学模拟题参考
数学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
201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有答案)
高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排列组合
名师指导:高考数学复习要善于寻找简便方法
高考数学临场发挥的五大绝招
新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学计划
罗博深想告诉你:数学很美很实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高考常考数学题型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米和米的换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2014年高考数学备考指导:高频考点串讲
201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2014新编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2013年最新高考数学试题精选
小学三年经数学《商不变的性质》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