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三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同步试题
一、填空
1.23与2的和是( ),差是( )。
2.
3.计算70—45+25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得( )。
4.按规律填一填。
(1)28 ,32 ,36 ,( ) ,( ) ,48 ,( )
(2)65 ,56 ,47 ,( ),( ), 20,( )
5.把24、25、26、27这4个数填入下面括号中。
( )—( )+( )=( )
考查目的: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
答案:1. 25 21 2. 63 9 40 3. 减 加50 4.(1)40 44 52 (2) 38 29 115. 27—26+24=25 25—24+26=27(答案不唯一)
解析:第 1题是不进位加、减法的计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算起。第2题是进位加、减法的计算,注意相加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相减时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并且高位相减得0时,0不写。第3题要求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括号时,从左往右计算。第4题通过计算找到规律:第(1)题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多4;第(2)题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少9。而后利用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依次找到答案。第5题为开放题,突破的难点在于学生要知道哪两个数相加的和等于另外两个数相加的和,也可从加减混合运算的角度尝试练习。
二、选择
1.下列竖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2.下面算式中,得数比30小的是( )。
A 24+6 B 9+22 C37—8
3.要使+18 32,
最小填( )。
A13 B14 C15
4.比32个少8个
,是( )个。
A 24 B34 C40
5.表中的故事书有多少本?
漫画书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1《矩形》ppt课件5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5《逆命题和逆定理》ppt课件3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pt课件2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3《正方形》ppt课件4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ppt课件1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1《矩形》ppt课件2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pt课件1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6《直角三角形》ppt课件2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ppt课件2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1《矩形》ppt课件6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2《等腰三角形》ppt课件3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4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6《尺规作图》ppt课件4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1《矩形》ppt课件4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2《菱形》ppt课件2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1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ppt课件1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3《正方形》ppt课件1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1《矩形》ppt课件3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3《正方形》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6《直角三角形》ppt课件3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pt课件3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2《菱形》ppt课件1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2《菱形》ppt课件4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5《逆命题和逆定理》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6《尺规作图》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1《图形的轴对称》ppt课件1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6《直角三角形》ppt课件1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