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说教材 《商》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内容,这是一节新授课。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能不变,这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规律不但是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以后学习小学除法的依据,也有助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课本之前已经掌握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法则以及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和思想孕伏。
三、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掌握商不变的性质,知道在商不变的性质中“同时扩大”,“同时缩小”,“相同倍数”等词语的含义。
2、 技能目标:会用商不变的性质,对除法进行简便运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习抽象概括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并且通过课上的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其中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以下特点:
1、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分析和概括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 以练习为主线: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使知识内化,构建完善的认识结构。
一、说教学过程
1、 创造情景,引起兴趣
教学开始,演示一幅自愿者训练的场面。接着导出福娃给自愿者小李等人分可乐的情景。第一次福娃给他6甁让他们3人分,小李嫌少,福娃决定给他们60甁让他们30人分,因小李太贪心,福娃最后改成给他们600甁,让他们300人分。最后两人都笑了。
问题提出: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奥运会是一件大事,学生虽小但他们也一定关注这个国家大事。从他们关心的事导入新课,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而且这样也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利用此情景,让学生动脑动手,亲自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变了,而商没有变这一事实。“这是怎么回事呢?商在什么情况下不变呢?”这些问题自然的痛入他们的脑中,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1、 突破重点,探索新知
1) 对6÷3=60÷30=600÷300=2三个式子比较,分析得出被除数、除数同时乘10,商不变。
2) 突破乘10的特例,通过对下表的观察得出: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美丽的对称图形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有趣的七巧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秒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确定位置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有趣的七巧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统计》教案(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除乘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米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乘法口诀(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除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时、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8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广角》教案(二)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可能性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确定位置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线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多边形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2、3、4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轴对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猜一猜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平均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图形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8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时、分、秒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长度单位 厘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