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通过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元?展开讨论。由于是求4个0.2是多少?,这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学生列出算式是没有问题的。再让学生探索0.2×4等于多少,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中呈现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乘法的意义,分别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了结果。教师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不要局限于某种方法。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对整数乘法的意义基本上掌握了,而小数乘法的意义只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对学习小数乘法的意义具备的。对于0.2×4等于多少的计算方法,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写成0.2+0.2+0.2+0.2的连加算式,小数加法学生已经学过,计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元、角、分来计算,即0.2元=2角、再写成2×4=8角=0.8元。这也没有多大问题。利用几何模型来计算,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涂出4个0.2,然后再看一看涂了多少。也比较好理解。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对学习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再加上教材中情境图,学生学习兴趣一定会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教材中商店购物的情境图,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提问:”从图.......看到了什么?”学生以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图上的信息。接着教师再提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多让学生提一些,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提问,对于有助于本课的问题教师要板书。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列出算式。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咱们一个一个 来解决。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学生列出算式,
2、讨论计算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计算方法。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3、试一试
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求出来了,现在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同学能不能帮助解决?每千克苹果3元,2千克多少元?1.5千克呢?
同学们的想法很好,已知每千克苹果的单价,求1.5千克多少元也要用乘法计算。那么怎样计算?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交流计算方法。在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在全班交流。
三、解释应用。
1、在前面的情境中学生独立解决“练一练”第一题。
2、“练一练”第二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涂一涂,根据涂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全班进行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策略的选择。
1、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
2、资源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小黑板等。
3、评价方式:激励性语言、自评、对照学习目标评价、教师评价等。
教学反思。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结果,书上的方法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第四种方法,他的方法是:老师我先把小数中的数当成整数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等到一个整数积,由于算式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也应该有一位小数。我感到算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思维非常有益。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华师大八下第18章相似的图形课件
华东师大八年级下图形与坐标(第一课时)
华师大版八下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课件华师大版八下§16.1平方根1
华东师大八年级下17.1变量与函数(1)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2《相似图形》课件(共2份PPT)
华东师大八年级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华师大八下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课件
201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1.1二次根式课件(共16张PPT)
课件华东师大版八下§16.1.2立方根
23.1《成比例线段》课件(共16张PPT)
上杭五中八年级下半期考模拟试卷2讲评ppt
2015年华师大九年级上22.1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22张PPT)
七年级下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华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勾股定理课件
华东师大课标版八下一次函数(一)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第21章《二次根式》章节PPT课件(5份)
23.6《图形与坐标》复习课件(共25张PPT)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6《图形与坐标》课件(共2份PPT)
华师大版八下18.5图形的运动与坐标
华东师大八年级下方差与标准差课件
华师大版八下§16.1立方根与立方根第三课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9.2勾股定理课件(一等奖课件)
华东师大八下一次函数的图象(二)
23.2《相似的图形》课件(共26张PPT)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20.1扇形统计图授课课件
华师大版八下§16.1立方根与立方根第一课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5位似图形课件+学案
华东师大课标版八年级下反比例函数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4《中位线》课件(共3份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