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乘加乘减》听课有感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乘加乘减》听课有感今天,听了二年级尹老师和黎老师的同课异构《乘加乘减》一课,受益匪浅,收获甚多,在此,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谢。
两位老师的这堂课,均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整节课的重、难点解决都是贯穿着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玉米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来进行的,主要以说的口述形式令学生体会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这完全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教师应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这是数字生活化,生活数字化的一种形式。
这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解决这一难点,我觉得口述过程可以从比几个几多几少几去解决,根据教材,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在前面已经有所掌握,这节课的内容只是把几个几的乘法知识与多几少几的知识点溶合在一起的内容。
在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通过创设情景,是顺向思维,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2,看到挨着我坐的几个学生掌握得还可以,应该全班学生都知道这个方法,但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对中下生来说,我认为理解还是有点困难的,但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所以一定要学生明白为什么减1,这里如果处理不好,那么到时学生就不管少几,就都减1了,这是应试教育中的机械地模仿。如果由我去上这节课,我考虑不选用课本上的例题,随便就可以举一个学生身边的例子(或者用动画、图片):第二课堂,游戏3人一组,分成3组,还多2人。学生应该很快想到3个3,再加上多的2人。第二种解法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本来还有一个同学的,因为有事,提前离开,所以原来有4个3,再减去走了的1人,那么就是4乘3减1,学生能够想到比4个3少1。知道了事件发生的顺序,学生也就明白了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的算理了,老师再进行总结归纳以后遇到又有乘法又有加减法的时候都要按照这个运算顺序去进行计算!在进行第二种解法时,教师也可以对主题图的重点强调、分解式的解说:原来每棵玉米树上有3个玉米,现在小熊摘走了一个。可设计两个问题进行引导:原来有几个?现在有几个?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本册书的重点几个几是多少的知识点,第二个问题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目标。
当然,教学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以上只是我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有待大家探究。
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谁最先发现了勾股定理》
小学生《中国画也画得好》数学故事
小学生数学故事全体数字向我朝拜
最新的《回数猜想》数学故事
小学生数学故事《0和1》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代数的由来
2014年小学数学故事伸手指说数
小学生数学故事乐乐球里的数学
小学经典数学故事《小牛顿的故事》
小学生《你拥有我我拥有你》数学故事
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几何之父
小学生数学故事大全《走路摇摇摆摆》
趣味数学故事《0和它的数字兄弟》
小学生趣味数学故事《童鞋店的损失》
小学生数学故事《中国画也画得好》
最新的小学生数学故事《易经》与二进制
最新的小学《陈景润理发》数学故事
最新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数学故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试题
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数学奥林匹克的历史》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小松鼠要过冬了》
小学生《全体数字向我朝拜》数学故事
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你拥有我我拥有你》
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陈景润理发》
小学生数学故事充满数学的旅途
最新的小学生数学故事《害人的草狸獭》
精选小学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测试题
最新的《残杀战俘》数学故事
2014年小学生数学故事《千千万、万万千》
2014年最新的数学故事《回数猜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