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5课时) 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大数的认...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5课时)

2015-07-10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在探究求亿以内数近似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3.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

2.师:这里有一些数据,比较这些数据有什么不同?(准确数,近似数)

3.师:有些数据前有“约”字,或后面有“多”字,这是什么意思?

4.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到底是多少,如在整个2014年世界杯赛事举行期间,共有大约150万人通过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收看球赛。这时就需要近似数。图中这些画横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二)点明课题

师:怎么求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求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近似数,学生在前面已经有过简单的认识,这里借助情境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阅读、思考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方法回顾、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求近似数

1.课件出示: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圈出题中的“大约”、“万”)。这说明要省略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师:这两个数都不是整万的数。把不是整万的数写成整万数,这个整万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呢?

2.求12756的近似数

(1)师:12756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的?

(2)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图。

①课件出示:

②师:在这条数线上,用这个点表示10000,这个点表示20000,这两个点中间的点表示多少?(15000)

③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2756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

④师:从数线上看,12756接近几?(10000)

3.求1389000的近似数

(1)师:1389000的近似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师:我们也来看看图。

①课件出示:

②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389000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

③师:从数线上看,1389000接近几?(139000)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在重点字,说题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求近似数,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已有一些粗浅地认识,因此,这里放手让学生说出这两个数的近似数,然后引导学生在数线图中找到这两个数,并通过观察进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理解“四舍五入”法

1.师:观察这两幅图,想一想,12756为什么约是10000,而1389000约是139000?(12756在15000的左边,更接近10000,1389000在1385000的左边,更接近1390000)

2.师:大家很会观察和比较,你们找到了一个标准,就是中间这个数。10000到20000这一段和1380000到1390000这一段都是10000,它们的一半是5000(课件演示:15000千位上的5变红,1385000千位上的5变红),12756只比10000多2000多(课件演示:12756千位上的2变红),不够5000,也就是千位上的2小于5,所以把尾数它和它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12756接近10000。这里用什么号连接?为什么?改写的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用什么号连接?

3.师: 1389000比1380000多9000(课件演示:1389000千位上的9变红),大于5000,也就是千位上的9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所以1389000约等于1390000,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39万,用“=”连接。

4.找一找,想一想

(1)师:想一想,是“舍”还是“入”,哪一位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千位)

(2)师:我们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也就是个级上的四位,所以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是几很重要。

(3)师:结合数线图找一找,1□756的近似数也是10000?1□756的近似数就是20000了?

(4)师:不看图想一想,138□000的近似数是1390000?138□000的近似数就是1380000了?

5.小结:

(1)师:求近似数时,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入”?

(2)师: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大于或等于5就“入”。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结合数线图,将“四舍”和“五入”对比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看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及“舍”或“入”的原因。通过找一找、想一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入”,进而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出“四舍五入”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概括能力。】

(三)试一试: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注意:由于题目没有要求改变计数单位,所以省略尾数后应改成0。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分别求出同一个大数的不同的近似数,在练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4页第3题

2.教材第15页第4题

3.□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21□975≈29万 34□041≈35万 53□6831≈540万 2□3572≈20万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发散性思维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