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角的度量·解决问题》...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15-07-10 收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相关概念,区分5种不同的角,用量角器和三角尺正确地量角、画角;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观察、操作、推理、表达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发数学思考,渗透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有关线和角的基本概念与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初步感悟图形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谈话: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线和角的知识?

预设:线段、射线和直线;角的分类;量角;画角

2.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学得可真不少,那么学习了这些新知识,有什么用呢?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学上和生活中的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自主梳理知识要点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使散落的知识点汇集成知识网络,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

(二)实践应用

1.量一量

(1)量一量,队旗上的角。

谈话: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所佩戴的红领巾是队旗的一角,现在就让我们认识一下队旗,量一量队旗上的角。

①出示图片

②小组合作

互相指一指这5个角,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独立量角后交流。

③展示量角过程,交流量角方法及结果。

提问: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2)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①出示图片:

②观察图中的角,有什么发现?

预设:∠1和∠2可以组成一个平角;每相邻两个角合起来是一个平角。

③思考:想一想,至少量出几个角,就能知道每个角的度数。

预设:一个钝角、一个锐角

④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对顶角相等;相邻角的和为180度等。

(3)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①谈话:估一估,图中的角大约多少度?是什么角?

预设:∠1=45度;∠2在140度到150度左右;∠3=60度

提问: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学生结合图形说明。

②量角、验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的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量角技能训练,而是从不同角度精心选择的问题。问题1,量队旗中的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应用于生活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身影。问题2,则是承载了多重意义,既可以巩固对平角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对顶角相等”的角的性质等。问题3,则是估测意识的培养,学生在“估一估”的过程中,深化了对角的大小和类别的认识,深化了对不同角的关系及量角器原理的理解。此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2.画一画

(1)画出与∠1、∠2同样大的角。

①观察,思考:你能画出同样大的角吗?和同伴说说你的想法。

②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2)按要求画,再回答问题

问题1:画出直线AC。

问题2:画出射线CB。

①独立画图后,交流检查

提问:画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画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要通过A、C两个端点。

画射线,前面的字母是端点,可以向另一个方向无限延伸,要通过B点。

②追问:画好的图形中有几个角?是什么角?

学生自己在图上标一标,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量角和画角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本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其工具性的特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量角、画角的知识。不同的是,题目的选择,更注重数学思考,数学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训练,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3.算一算

(1)你能快速填出各个角的度数吗?

①观察、思考、独立试做

②组内交流想法

预设1:量出各角度数

预设2:根据图形特点,算出各角度数。

③小结

【设计意图】数学计算的背后是数学概念的理解,本环节的设计在于进一步巩固有关平角、周角的认识及对顶角相等的图形性质。

(三)巩固深化

(1)比一比,两幅图中的∠1与∠2是不是相等?说明理由

(2)观察、思考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幅图:∠1、∠2分别与∠3可组成直角;

第二幅图:∠1、∠2分别与∠3可组成平角

(3)独立试做,组内交流

预设1:量出各个角的度数

预设2:因为∠1、∠2和同一个角合起来的度数相等,所以∠1、∠2也相等。

预设3:第2幅图中的∠1、∠2是一组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发现规律、说明理由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四)回顾总结

(1)谈话:这节课中我们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新的收获?

(2)课后作业:

折一折

①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吗?

90?、45 ?、135 ?

②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

【设计意图】将课上的学习延续到课后,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折一折”“想一想”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