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天宁小学 史金根
【片段呈现】
1、算24点
情境:(学生列式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老师家里来了朋友,要去买两副扑克,每副扑克2.5元,带10元钱应该找回多少元?
老师买了两副扑克,每副2.5元,又买了3包瓜子,每包1.8元,一共花了多少元?
2、尝试探究
(1)利用下面的数据编题目。
2.4 0.8 0.2 1.5 6
(2)反馈,将学生所编写的题目罗列到黑板上;
(3)学生选择其中的题目计算;
(4)反馈,说说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背景说明】
我县的四所城镇小学每年向乡镇小学公开招聘数学教师,招聘包括备课、上课、说课以及综合考核等过程,其中上课、说课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上面描述的是2003年的暑假,一位参加公开招聘的老师在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浙江省省编义务教材九册)中的一个片段。整节课上得还是比较精彩,特别是学生自己编题,选择喜欢的题目尝试练习,在练习中感悟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用这位老师的话就是“让学生提供学习的素材,主动地尝试、探索与发现。”但其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总感到如刺鲠喉,有点牵强的感觉。于是,我就这个情境,与这位老师进行了一次交谈:
S:张老师,你能说说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吗?
Z:实话跟你吧,起先我的设计中是没有这个环节的,是我上课前临时加进去的?
S:为什么?
Z:不是还要说课吗?说课中还可以多一条数学新课程最重要的理念——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想让学生从应用题的解答中感悟到四则运算的顺序。
S:那怎么想到购物呢?
Z:购物对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了。谁不会用钱,谁没上过商店?
S:你觉得如你所愿吗?
Z:……
【思考】
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老师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最先考虑的往往是我用什么样的情境呢?
什么样的情境才是学生熟悉的?恐怕就是“购物”吧!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购物”是我们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也是我们老师最喜欢创设的情境。但一定是学生最喜欢的,感兴趣的吗?在一次省级的应用题观摩活动中,一位坐在我旁边的老师因为上厕所,回来时情境引入部分已经结束,开口问我的第一句话是:又是购物吧!原来在所上的十节课有九节课创设的情境是“购物”。课后随机问一位学生:刚才课上买东西有意思吗?得到的回答是“没意思,老师骗我们的?又没真的买。”
可见,学生对教师提供的购物情境已经麻木了,他们知道这是在演戏,而导演这场戏的教师也只能演独角戏,因为学生的参与是被动的,他们没有内心的一种需求,只是在附和着老师的指挥。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从二年级就开始学习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对每个学生来说是相当的熟悉。上面这个片段中再用“购物”这个情境让他们感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似乎有点多余,也有点牵强,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倒不如这样引入:
同学们,你每天早上起床后都做些什么?(刷牙、洗脸、吃早饭、上学……)
有没有同学先吃早饭,再洗脸、刷牙?(同学们都笑了,为什么呢?因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顺序。同样,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也要有一定的顺序。)
编题,并选择题目解答。(让学生提供学习素材)
二、少一些盲从,多一些思辨
与教师的交谈中,还有一句话, “不是还要说课吗?说课中还可以多一条数学新课程最重要的理念——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我思考很久:
(1)我们创设的情境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课?套上一个新的理念,洋洋洒洒说上那么一段;还是……
(2)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我们很多新的思想,如数学与生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等。是不是每节课都要充斥这么多的新理念?其实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自身形成的背景和各自的优势,它们都在特定的时期对教育教学产生过积极的作用,没有万能的教学理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有鉴别的能力,绝不能生搬硬套某个新理念。曾和一位校长谈起新课程实施的情况,这位校长自豪地向我介绍:现在我们学校规定每节课采用合作学习至少两次,理由很简单: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可我们思考过这些合作学习都有必要吗、有效吗?我想,如果能在一节课中体现一种新课程的理念,并让它体现的自然些,绽放得精一点,扎根得深一点,我想受益的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孩子。
我们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数学课堂教学,这也许只是一种追求和梦想,愿我们的老师少一些盲从,多一些思辨,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改进数学课堂教学。
关于棱锥定义与公式的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关于三角函数公式大全的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高三数学知识点复习:三角函数的求值
201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极限
2016年高考数学题型特点
2014高考数学知识点二轮复习口诀:复数
201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三角函数复习口诀
高考数学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
201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复习 三角函数与向量复习攻略
2016年高考数学等比数列的派生数列题型归纳
2014高考数学知识点之棱锥定义与公式总结
201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空间直线知识点总结
关于双曲线方程的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
201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
2014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之一次函数
2014高考数学知识点之函数公式知识点总结
2014高考数学知识点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高二数学排列组合公式知识点
201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2014高考数学知识点二轮复习口诀:三角函数
2014高考数学知识点复习之数列公式及结论总结
2016年高考数学题型解密:填空题和解答题
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014年高考辅导:高中数学公式口诀大全
2014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学会“四个看与四个度”
2014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知识点: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高考数学题型:导数应用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