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一道判断题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不要小看一道判断题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不要小看一道判断题

不要小看一道判断题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不要小看一道判断题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不要小看一道判断题教学片段:

师:不用笔算,能否判断出2832 = 4532的对错?

生1:因为28 = 16,积的末尾数字应该是6,所以这道题是错的。

生2:二十几乘三十几的积的两位数不可能是四位数,所以是错的。

生3:把28估算成30,把32估算成30,3030 = 900,2832的积应该接近900左右,所以这道题是错的。

师:不用笔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积的对错?(小结后板书看末尾估算看位数。)

师:同学们,运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来判断这些乘积的对错。(出示北师版三年级下册31页第7题)

5424 = 4526 ( ) 3784 = 318 ( )

1235 = 442 ( ) 3570 = 2450 ( )

生1:5424 = 4526是对的,因为把它们的末尾数字相乘,所得积的末尾正好也是6。

生2:不对,就算把54估算成60,把24估算成30,3060的积也不会超过2000,所以,5424 的积不可能得4526。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继续判断1235 = 442 是对还是错?

生1:对,因为把12估算成10,把35估算成40,1040 = 400,而442接近400.

生2:错,因为把两个因数的末尾相乘,积的末尾应该是0。而1235 = 442,所以,是错的。

师:为什么第一题用看末尾法,第二题用估算法,都没有判断出对错呢?我们判断乘积是对还是错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1:应该先用第一种方法判断,再用第二种方法判断,才能彻底判断出对错。

生2:两种方法都要用,才能判断出对错。

师:看来只用一种方法判断,还不能判断出对错。请大家看3570 = 2450 ( )。

生1:用看末尾的方法判断,这道题是对的。

生2:再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这道题也是对的。

师:能否证明这道题就是正确的?

生3:不能

师:为什么?

生4:这些方法只能说明这道题错不错,但不能说明这道题一定是对的。

师:你说的太好了!这些方法只能从某一些方面,很快的检验出笔算乘法是不是出现了错误,要想知道做的对不对,还需要进行笔算或口算检验。

思考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课程目标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本例中,我把判断对错的策略分为三个层次:(1)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判断的方法有看末尾估算看位数等等,体会到判断对错中策略的多样性。(2)在实际判断中引导学生发现,单纯的运用某一种方法,不能全面判断一道题的对错,体会到运用策略对错的灵活性。(3)引导学生体会到判断对错的策略,只能判断一道题是不是出现了错误,而要想证明正确,还要经过口算和笔算的实际检验。

思考二:通过运用不同的判断策略,培养学生的数感,促进计算技能的提高。学生对计算技能的掌握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帮助学生获得灵活的运算能力。在本例中,通过估算策略的运用,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把握积的大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思考三: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小看教材中出现的一道小小的判断题,因为,我们教材中的任何习题,不论大小,只要肯挖掘,都能发现教材中一贯的课改理念,只要善于开发利用,都能逐渐完成实践新课改的重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