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表面积的变化》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
新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同学们到商场看看有关商品的包装问题,让学生说一说 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用这种样式进行包装呢这一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参与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安排了4次动手操作探究规律的活动:
活动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四:用若干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其中有什么规律吗?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以练促思。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用八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把一个面积较大的长方体和一个面积较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表面积的变化情况。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根式乘除周周练试题
一元二次方程达标检测试题(带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统计与概率试题分类解析
2013年各市实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2013年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3年平面几何基础中考数学题解析
初二数学下册期中试卷2016学年下册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3年中考数学押轴题解析
2016学年初二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16年初二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九年级数学上册开学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3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根式单元试题
2013年浙江省三角形中考数学试题专题解析
2013年浙江省中考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解析
2013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周周练试题
2013年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
2013年浙江省统计与概率中考数学试题解析
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有答案)
2013年图形的变换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
2013年四边形中考数学题解析
2013年浙江省中考数学圆试题解析
2013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题(附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试题解析
2013年中考数学方程(组)和不等式(组)试题解析
2013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九月份月考试题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二次根式单元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