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饼》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饼》教学反思《分饼》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从除法的角度去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在讲这节课之前,本来以为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学生在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也一定会很容易,唯一的难点是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我想只要借助实物圆形图片给学生演示一下,学生就会理解了,但当我讲完这节课后,才发现我的想法太简单了,我把学生想象成理想化的学生了,这部分知识虽然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在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还很困难。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去思考:
一、在学生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时,能够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通过动手操作、演示说明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由于我在教学时,疏忽了个别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演示说明的时候,叫的学生少,如果能多叫几名同学演示说明,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拨,我想这部分学生在理解这一难点时,就会比较容易了。
二、学生不是理想化的学生,不要指望他们什么都会,因为学生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应分多少张饼?学生借助圆形纸片在小组内合作进行分割,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我才发现有的同学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分,圆纸片拿在手上束手无策,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其他的同学分;小组的同学分完后,演示汇报时,有很多同学都知道怎么分,但说的不是很明白。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特点。
三、小组的全员参与不够。在小组合作进行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时,有的小组合作的效果较好,但有的小组有个别同学孤立,不能很好的与人合作,我想,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如果能让小组长布置好明确的任务分工,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小组合作的效果就会更好了。
四、在教学设计环节上,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过多,使整堂课显得很罗嗦,练习的时间就相对缩短了。在操作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两次动手操作,都是分饼问题,分饼的目的是让学生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分了两次,但还是有的同学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如果只让学生分一次,把这一次的操作活动时间延长一些,汇报演示时让每个类型的学生都有参与展示的机会,我想这样教师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在学生汇报展示的时候给予指导,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以上几方面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思考,也是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相信自己以后在这几方面会做得更好。
高考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抛物线重点知识点
关于集合与函数的高考数学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高考数学考点及命题趋势大揭秘
高考数学最后30天复习:抓住新增知识点
关于平面解析几何的高考数学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数学老师支招:高考数学总复习的健康心态
高考数学公式对数的性质及其公式
2017年高考数学必备公式:函数公式
2017高考倒计时:专家教你如何备考数学
高考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应用知识点
高考数学:稳定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高考数学备考:如何在高考有效时间内巧答
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双曲线方程考点归纳
高考数学最高效复习模式:以题型为主轴
高考专家指导:数学综合题如何解
2017年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4个重要捷径
2017高考数学核心考点:七大主干知识大盘点
2017高考数学备考提示:别纠缠难题要及时反思
2017年高考数学最后4个月备考攻略
2016中考数学复习必知考点分式方程的解法
高考数学学习常见问题分析——怎么培养数学解题思维
2016中考数学复习必知考点分式除法法则
高考数学备考中常见的“拦路虎”怎么摆平
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要牢记九个核心考点
2017年高考数学必备公式:数列公式
2017高考数学命题预测:函数与导数知识点归纳
2017年高考数学专项提升:立体几何备考策略
高考数学难题不用愁 5个方法来帮忙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攻略之立体几何
2016中考数学复习必知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