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课本第45、46页。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速度的含义。
一、3)通过小组学习,教材
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观察、思考合作的习惯。
3、教学重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4、教学难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5、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点,选择学生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
6、编写意图:
1)、从本单元主题图中选择出自行车和特别快车的运动速度为素材学习口算,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探究欲望,同时通过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为后面理解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作为铺垫。
2)、以物体的运动为背景,选择两个来自生活实际又具有特殊数值的两道算式163、1603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口算的范例,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者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3)、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二、教法学法
1、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探求知识的火花,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学习,就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新课前,我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秋天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你们喜欢秋游吗?出去郊游,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教师的问话吸引了学生,学生情绪相当高涨,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3、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新课程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讨,小组讨论,自己领悟出口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记报,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归纳,整个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在活泼,友爱和谐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自觉构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创设情境简单介绍6种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教师提供信息: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走16千米,让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地引出例(1)后首先建立计算模式。其次,要求学生用自己地知识经验独立口算。再次,与同桌交流算法回答计算结果,汇报不同算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确定最优化的算法,最后小姐口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二)
小学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
小学数学教案:3.比例的应用
人教小学数学教案:圆柱与圆锥3、整理和复习
人教小学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小学数学教案:圆的面积(一)
小学数学教案:复式条形统计图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复习
小学数学教案:1 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小学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数的整除复习(二)
小学数学教案:2 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二课时
小学数学教案:比例尺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案:7 例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案:复式条形统计图实践活动课
小学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
小学数学教案:圆面积
小学数学教案:2 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教案:百分数应用题(三)
小学数学教案:2 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案:圆锥的体积
小学数学教案:图形的变换
小学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
小学数学教案:圆的面积(二)
人教小学数学教案:3 圆柱的体积
小学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