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则运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1、例2,练习一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

主题挂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

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教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习

完成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例1.2.

(学生的解题算式及计算方法)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板书

教学设计:

一、复习

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467-240+129 62432

二、新课

1、教学例3

出示挂图

问: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

该怎样解答?

强调列综合算式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答。

2、完成做一做

第1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2、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

3、练习一第6、7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再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4、第9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指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然后独立解答。

5、第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板书设计:

例3.

(学生的解题算式及过程)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反思与感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_小学教学设计网_www.xxJXSJ.cn+}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有括号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

教学设计:

一、复习

说明运算顺序并脱式计算(题目自拟)

二、新课

1、教学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有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完成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板书设计:

例4.

(学生的解题过程算式)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反思与感悟: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13页例5、例6、第12页做一做,练习二第4、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关于0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观察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总结,培养细心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例题

教学设计:

一、新课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5(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问: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问: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算顺序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括号的最先算。

2、完成做一做

第一题先让学生用术语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则运算》教学设计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第二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3、总结有关0的运算

问: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关于0的运算。

重点讲解0不能作除数

出示50和00

问: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含义?

说明:0作为除数不能找到确定的商,也没有含义,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4题: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上下三个小体的异同点。

2、练习二第5题: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再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和笔算结果的比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练习二第6题: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后,要引导学生将具体情况与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7-17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出示四道混合运算,学生说明运算顺序(题目自拟)

二、练习

1、练习二第7题

可以用三步计算也可以用两步解决,审题后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

2、练习二第8题

学生经历填表说思路观察比较表中数据变化这一过程,加深对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的理解。

3、练习二第9题

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

4、练习二第10题

启发学生用生活经验理解题意,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各自想法。

5、练习二第11题

先让学生明白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作出正误判断,作后组织全班交流思考过程及依据。

6、练习二12、13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7、练习二第14题

引导学生明白不同图形代表不同的数,弄清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再启发学生用代换方法进行思考

板书设计:

例5

(学生的计算过程)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