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量角的练习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量角的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8一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角的量法。
提问:谁来说一说,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
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用投影仪)
提问:刚才量角用的是哪一圈的刻度?请你们拿出自己的量器,沿内圈的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再沿外圈,从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
4.揭示课题。
上面量的角,都有一条边是水平方向并且向右的,如果把角方向改变一下,像这里图中的角,我们也可以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量出它的大小,这就是今天量角的练习内容。(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两重合,一看数”的量角方法,能正确、熟练地量出各种角的度数。
二、量角练习
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
老师作示范量角,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
在学生读刻度时,提问学生要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指出:量上面这些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四第4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练习四第4题,先想一想,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
指名学生口答角的度数。
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这里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
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3.练习二四第7题。
(1)现在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量角器按书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老师巡视指导)
(2)这几个角是怎样量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对。
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
提问:你能说一说刚才按怎样的方法量角的吗?摆量角器时,量角器的半圆要怎样摆?读数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意哪两个问题?(半圆对着“开口”,读数看清是哪一圈。)
中考数学 实数与代数式.专题复习
[第八章]整式的加减知识解析1
学习幂的运算性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抓住“根”本解题
代数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能力自测题答案
代数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能力自测题
新人教版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典型例题解析
北师大版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
[第二章]代数“有理数”能力自测题答案
新人教代数“整式的加减”能力自测题答案
2008年初中数学要点解析
2007年中考真题——中考中非精确计算
七年级下册.全等三角形真题能力训练
北师大版 第七章 代数式的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技巧
七年级几何.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结论识辨
七年级上册 不等式(组)型应用题·真题解析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法专项练习1
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知识复习
[第八章]代数式与整式真题练习
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和平行线·要点解析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整式同步练习
[第八章]整式的加减知识解析2
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真题练习
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和平行线·要点解析
新人教版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要点解析
七年级上册 方程(租)型应用题·真题解析
七年级数学 线段、直线和角·例题解析
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和平行线·真题练习
中考真题—代数综合题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