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投影仪、计算器、写有试题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怎么变化。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6×2=( ) 8×125=( )
6×20=( ) 24×125=( )
6×200=( ) 72×125=( )
(1)组织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先把在上面算式中独立发现的规律说给同伴听。学生也许是就题说题,如,左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右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
(2)组织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将发现的上述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又怎么变化。
(1)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80×4=( ) 25×160=( )
40×4=( ) 25×40=( )
20×4=( ) 25×10=( )
(2)引导学生讨论上面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与第(1)组算式的讨论过程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并用简洁的话语表示出来: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P59、3
(2)举例说明积变化规律。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展现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5、应用规律。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第1、2、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它们的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①请学生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18×24= 105×45=
(18÷2)×(24×2)= (105×3)×(45÷3)=
(18×2)×(24÷2)= (105÷5)×(45×5)=
②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发现的规律,然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①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②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4倍,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经典教案
二(上)1.1统一长度单位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设计彩色排版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
《对称》教学实录与反思新课标小学数学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教案
二(上)1.3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介绍
表内乘法(一)矫正课教案m推荐
认识角(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简单推理》教学设计(课标版)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数学广角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篇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集体备课认识厘米和用尺子量
第二单元2、两位数减两位数
二(上)1.2认识厘米和用尺子量
《统计》优秀设计赏析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评析实录
第二单元1、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学数学“镜像对称”教学设计新课标版版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与评析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